華強北的礦機市場隨著幣價浮沉起落,前后不過一載有余。或許它就像“山寨機”、指尖陀螺等硬件浪潮一樣,終將掩于塵埃之中。又或是像數次跌落谷底的幣價那樣,仍有一飛沖天的希望。無論是礦機還是其他硬件,華強北就像狩獵者一樣,永遠在等待掙錢
近年來繁榮的另一個公開的“賭場”——數字貨幣交易所,對用戶卻沒有這么“友好”。這個“賭場”最大的效用就是:讓那些前往二級市場交易的用戶、ICO項目方,蒙上雙眼、裸體狂奔,然后在背后一撮撮、一茬茬的揮刀割去,使其變成盤中的韭菜大餐,成為賭場操
本周區塊鏈資產市值與上周相比有一定下跌,TOP100項目中91個項目市值有不同程度下跌。本周比特幣的區塊大小環比下降、區塊平均交易數環比下降;以太坊的區塊大小環比上升、平均交易數環比上升。
我們看到一方面監管制度和金融風險的控制正在隨著技術的發展不斷適應和進步,另外一方面新興的金融創新工具也需要適應現有的金融制度安排,控制過熱發展帶來的風險。
比特幣的一項主要創新就是使用工作量證明來構建分布式共識。PoW提供了一個客觀的尺度,通過這個尺度,比特幣網絡的參與者可以達成共識,而無須相信網絡上的任何人。
加密貨幣資管公司Morgan Creek Digital(MCD)打賭100萬美元,認為包含BTC、ETH、BCH、EOS、LTC等加密貨幣的指數基金將在未來十年內跑贏標準普爾500指數。這場賭注將于2019年1月1日開始,并于2029年結束。
隨著區塊鏈的快速升溫,共識算法雖然在變多。但經過長時間檢驗、被大眾熟知的卻沒有幾個。尤其是在EOS自身巨大的光環效應,DPOS被放大在聚光燈下審視、評判、猜忌。其實討論本是好事,可是基于正確認知的前提之下才可行。
交易即挖礦,只要用戶產生“交易”行為,便可獲得“平臺幣”收益,交易越多,收益越多。這種做法鼓勵用戶多交易,得到更多的平臺幣,實現平臺與用戶的“利益共享”。
穩定幣,全稱“穩定型加密貨幣”,它基于某條公鏈開發,與其他加密貨幣一樣,具備了不可篡改、可擴展等特性,但價格保持相對穩定。
以比特幣為例,比特幣系統內部是有博弈論的。比特幣的設計非常精妙,從交易到鏈式數據結構,從工作量證明到網絡傳播,再到最長鏈法則,再到激勵,一環一環,環環相扣。
為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積極推進供應鏈創新與應用的指導意見》(國辦發〔2017〕84號),推動我市供應鏈技術水平提升,擴大應用,促進各類經濟組織、市場主體轉型升級、提質增效,助力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結合我市實際,制定
我們可以預見,在區塊鏈這個賬戶體系上,新的金融創新,新的金融交易,甚至新的金融體系,它會有你現在完全無法預計的創新模式出來,就因為它是新的賬戶體系,它就會有新的金融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