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10月24日以來,區塊鏈行業再次走上風口。在政策鼓勵發展大背景下,區塊鏈產業研究駛入快車道,包括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巨頭、科技巨頭等紛紛加大馬力落地場景應用。不過,繁榮背后亂象猶存,加密代幣交易所
隨著區塊鏈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區塊鏈在投融資領域的熱度不斷升溫。同時,投機炒作、市場操縱甚至違規違法等行為普遍,對公眾認知形成誤導,對產業發展造成干擾。在發展區塊鏈的過程中亟待加強監管和引導,防范金融風險
19日,第十四屆21世紀亞洲金融年會在京舉行。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總裁鄧智毅在主旨演講中表示,如果說互聯網改變的是人類的信息傳播方式,區塊鏈改變的將是人類的價值傳遞方式。“特殊投資領域也不例外,一旦插上區塊鏈
區塊鏈技術正因其獨特優勢成為公認的下一代顛覆性技術與塑造未來價值互聯網的關鍵,但在這樣的共識之下,市場卻遲遲未能出現基于區塊鏈的“超級應用”。
從國家最高領導層的高度,強調區塊鏈技術能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重要作用,舉世無雙,也突顯我國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和抓手,實現大國彎道超車的決心。
目前區塊鏈處于發展初期,全球各國對區塊鏈技術、項目融資和代幣的監管都存在一定不確定性,因此行業公司項目發展存在不確定性。
從幕后走到臺前,區塊鏈技術火熱背后,另一場“盛宴”卻在暗流涌動。炒作數字貨幣“割韭菜”、發行毫無價值的“空氣幣”、打著區塊鏈旗號傳銷詐騙……借區塊鏈之名的招搖撞騙大有抬頭之勢,有關專家指出,監管也要與時俱進。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升級,加密貨幣時代已悄然來領,自從2017年加密貨幣持續升溫以來,大量的資產交易所隨即上線,開啟了數字資產的割據時代,數字資產的那層遮羞布逐漸被人撕開,數字資產交易所背后究竟有怎樣的秘密?又是誰在完美的締造者這一切?
2019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于2019年11月18日至19日在北京金融安全產業園舉辦,主題為推進金融安全科技新發展。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會長李東榮出席并發表演講。
伴隨金融與科技的深度融合,我國金融安全總體可控,但防控金融風險、促進金融安全創新仍處于關鍵期。區塊鏈、大數據落地哪些金融場景?網絡風險給金融安全帶來哪些挑戰?傳統金融機構數字化轉型成效如何?11月18日至19日,以“推進金融安全科技新發展”為主題的2019北京國際金融安全論壇(以下簡稱金融安全論壇 )將在北京金融安全產業園開幕。
日前,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發布《關于交易場所分支機構未經批準開展經營活動的風險提示》,《風險提示》稱,目前北京市未批準任何交易場所設立分支機構。
10月下旬,區塊鏈引來風口,滬深兩市百余只區塊鏈概念股扶搖直上,在兩市掀起漲停狂潮,10月28日,據中國證券報統計,155只漲停股中有129只區塊鏈概念股,另外26家漲停個股也與區塊鏈有染。截至11月14日,據同花順數據,區塊鏈概念股已增至213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