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區塊鏈技術正因其獨特優勢成為公認的下一代顛覆性技術與塑造未來價值互聯網的關鍵,但在這樣的共識之下,市場卻遲遲未能出現基于區塊鏈的“超級應用”。對于這一點,《即將到來的場景革命》一書提供了新的思考范式,書中認為品牌正在經歷從產品到場景的變革,注重場景體驗的時代已經到來。據此推演,在物聯網時代,場景生態將成為企業滿足用戶需求的重要支點,也是區塊鏈顛覆傳統行業、實現增值共贏的最佳方式。區塊鏈無疑已成為當下最重要的技術風口。從比特幣價格在全球市場的“瘋狂”,到大佬云集的“三點鐘無眠區塊鏈群”,再到中央高層正式將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均讓區塊鏈成為如今知名度最高的前沿技術。
然而,近期眾多區塊鏈概念股大漲之余,諸多官媒頻繁發聲呼吁應對區塊鏈保持理性、杜絕炒作的態度,同樣意味著我們絕不能再走“幣圈”的彎路,想要正確利用區塊鏈,應首先對區塊鏈“祛魅”。
2008年誕生至今,區塊鏈的迭代發展可分為以下3個階段。1.0階段即中本聰借用比特幣,正式提出區塊鏈相關概念,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顛覆性技術雛形顯現;2.0階段以2015年以太坊的推出為節點,區塊鏈開始具備智能合約技術,并實現平臺化,掌握技術者可通過平臺對外發幣,不過“幣圈”的瘋狂也肇始于此;2018年6月,EOS主網正式啟用標志著區塊鏈3.0階段的到來,區塊鏈應用性、安全性、可開發性得到全面優化,“價值互聯網”加速向我們走來
1.ico從來不是區塊鏈價值的正確體現
西班牙作家費爾南多·德·羅哈斯曾有警示名言:“走向瘋狂的第一步就是自以為聰明”。幣圈瘋狂過后的諸多悲劇,則是從自以為ICO(首次發幣)能帶來價值與財富開始的。
無數以欺騙為出發點的幣圈ICO,均以區塊鏈的廣闊前景及比特幣數年間的價格暴漲為注腳,這也正是那些欺騙行為的高明之處——論據正確,但刻意混淆論證過程。
誠然,區塊鏈是有價值的,它的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優勢,足以用來打造下一代價值互聯網;比特幣也是有價值的,不僅對區塊鏈的誕生有標志性意義,且由于它具備公認的信用價值又嚴格稀缺,所以被人們賦予金融屬性后,成為“虛擬貨幣”、有了連連暴漲的交易價格。
可問題也正在此處,被人們賦予金融屬性后成為虛擬貨幣,便不是真正的貨幣,而僅是人們用現實貨幣進行交易的金融產品而已,就像股票,價值決定于背后的企業價值而非它是股票本身。比特幣所展現出的驚人價格,源于交易者對其標志意義、知名度、既有市場乃至前人所付出機會成本的綜合認可,這唯比特幣獨有,其他步后塵的各類ICO幣種并不具備。兩者價值差異大抵為從元代青花瓷到如今普通瓷碗的距離。
表明各類ICO行為沒有價值的證據還在于,雖然大家ICO時都會發一個白皮書,但看來看去,這些白皮書無非在說自己如何從一個類似以太坊的區塊鏈平臺發幣而已,毫無新穎技術又不具備金融屬性,最后大多只能淪為一場欺騙。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