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百股漲停、比特幣單日漲幅30%、眾多公司資料急加“區塊鏈”概念……最新科技能提供彎道超車的機會,給市場創造無限想像,也往往會被所謂“風口”帶跑偏。
10月24日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從國家最高領導層的高度,強調區塊鏈技術能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重要作用,舉世無雙,也突顯我國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和抓手,實現大國彎道超車的決心。
眾所周知,區塊鏈因其安全、不可篡改、去中心化等特點,未來將應用到數字金融、物聯網、智能制造、供應鏈管理、數字資產交易等多個領域,也對助力高質量發展、實體經濟、數字經濟、民生領域、智慧城市、互聯互通、“最多跑一次”等改革具有潛在價值。堅持以深化改革激發創新活力,抓住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契機,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進一步打通科技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通道,這無疑是大國之策。也正因是大國策就更加需要小心論證、謹慎前行,政府有所為、有所不為。
須知,要不被所謂“風口”帶著跑偏,背離初心,就首先要破除誤區,提前防范風險,謹防又一次科技大躍進。須明確:一是區塊鏈不等于比特幣,資本炒作并不能鋪就技術演進的星光大道;二是區塊鏈等于資本炒作,資本市場的炒作往往會拔苗助長提前透支了新興科技的價值;三是區塊鏈不等于走短板、走捷徑,彎道超車的戰略不等于可以省略基礎應用的研究。
最高層的講話很明確:對區塊鏈要強化基礎研究,提升原始創新能力,努力讓我國在區塊鏈這個新興領域走在理論最前沿、占據創新制高點、取得產業新優勢。要推動協同攻關,加快推進核心技術突破,為區塊鏈應用發展提供安全可控的技術支撐。要加強區塊鏈標準化研究,提升國際話語權和規則制定權。要加快產業發展,發揮好市場優勢,進一步打通創新鏈、應用鏈、價值鏈。要構建區塊鏈產業生態,加快區塊鏈和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等前沿信息技術的深度融合,推動集成創新和融合應用。要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建立完善人才培養體系,打造多種形式的高層次人才培養平臺,培育一批領軍人物和高水平創新團隊。
這“六要”指示要求我們必須堅持以下原則:
第一,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信息科技發展至今,其公平性、價值性、安全性等基礎問題,長期以來都未得到圓滿解決,甚至由此派生出許多危害公共治安、社會倫理、國家安全的問題,因此,在互聯網世界開展一場深刻的技術變革,比過去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必要、更加迫切。
第二,要將區塊鏈助力我國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提到首位!
正如領導講話指出的,要抓住區塊鏈技術融合、功能拓展、產業細分的契機,發揮區塊鏈在促進數據共享、優化業務流程、降低運營成本、提升協同效率、建設可信體系等方面的作用。要推動區塊鏈和實體經濟深度融合,解決中小企業貸款融資難、銀行風控難、部門監管難等問題。要利用區塊鏈技術探索數字經濟模式創新,為打造便捷高效、公平競爭、穩定透明的營商環境提供動力,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各行業供需有效對接提供服務,為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支撐。
第三,區塊鏈要造福社會,造福人民!
區塊鏈要融入社會生產生活,要探索“區塊鏈+”在民生領域的運用,積極推動區塊鏈技術在教育、就業、養老、精準脫貧、醫療健康、商品防偽、食品安全、公益、社會救助等領域的應用,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加智能、更加便捷、更加優質的公共服務,尤其要促進深化“最多跑一次”的政務改革,為人民群眾帶來更好的服務體驗。
第四,區塊鏈發展尤其要注重把控風險!
在區塊鏈這個“風口”上,更應該警惕打著區塊鏈幌子的違法違規的企業和個人。在這方面我們不乏前車之鑒,光伏產業、新能源車、共享經濟……那么,區塊鏈會重蹈覆轍嗎?為避免熱潮之后一地雞毛窘況,必須杜絕濫用政府補貼、瘋狂炒作套現等歪風以免將行業帶偏。一方面要用戰略的眼光看區塊鏈產業,另一方面也要警惕發展區塊鏈可能面臨監管上的風險。對此,習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對區塊鏈技術的引導和規范,加強對區塊鏈安全風險的研究和分析,密切跟蹤發展動態,積極探索發展規律。
今年6月,美國臉書公司發布了“Libra”的數字貨幣白皮書,劍指比特幣并與我國支付寶、微信展開正面競爭。臉書的創始人和首席執行官扎克伯格指出Libra對美國的戰略意義:其一,美國不創新的風險可能比創新的風險更大;其二,美國若放棄此次優先推出全球支付系統Libra的機會,將可能錯失進入新時代的最佳時機;其三,其它國家已躍躍欲試;其四,Libra可幫助美國進一步鞏固美元在全球的領導地位;其五,Libra并未創造貨幣,而是擁抱現有的貨幣體系,幫助美元建立全球支付體系。
而我國央行正加緊研發的電子貨幣DCEP,有望打破美元霸權,還能遏制洗錢,打擊恐怖分子融資,轉賬等非法活動。如其能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匯兌流通,那將是首個以國家名義發行的“新世界貨幣”。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易綱表示:央行的數字貨幣將替代部分現金,這些都足以說明在數字貨幣研究領域,中國一直走在科技金融的前沿。
本質上講,區塊鏈就是一套治理架構,通過集成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算法等技術,對計算模式進行顛覆式創新,大幅提高“作惡”門檻。此外,區塊鏈還通過設置激勵機制,推動“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信任互聯網”變遷,從而充分挖掘內部的積極力量,維護網絡世界的生態秩序,進而實現更加良性的治理架構,有效賦能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因此被廣泛認為可能引起一場全球性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
這一切如能如愿實現,每個中國人對此應有滿滿的自豪感。
正因具有如此重要戰略意義,寄托了如此宏大的愿景,對區塊鏈的推進就更應小心論證、謹慎前行。我們既要看國內,更要看全球,在國內要強調“監管,透明,市場化”,在國際要強調“制衡,引領”。我們既要防風險,更要促發展,特別注重其在建設網絡強國、發展數字經濟、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巨大作用,切實創造社會價值、賦能實體經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