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軍:實際上大家觀察到的一個趨勢,去年京東等科技公司都在去
金融化。
郭宇航:我個人還是認為,科技類企業跨界進入金融是一個不錯的嘗試,但是它天然的有些缺陷。比如,科技類企業進入金融行業后,沒有經歷過金融風險的周期。人才儲備、基因等各方面也有缺陷。所以,一旦進入監管轉向控制風險的時候,科技類企業馬上就喪失了騰挪的空間和錯誤的容忍度。所以科技類企業,最好的也就能做成金融機構的助貸,用科技賦能的方式參與金融,而不是金融成為主導。
馮軍:具體到您自己,從點融網到星合資本,從P2P到
區塊鏈,您能講一下這是一個怎樣的轉變嗎?
郭宇航:今年1月發布的網貸管理新規(注:《關于做好網貸機構分類處置和風險防范工作的意見》簡稱“175號文”),已經把未來的發展框架全都畫好了。創業的最大魅力在于不確定性,從0到1;當你這個1確認了,后面加幾個0的問題的話。對于創業者來說,無非就是一個規范,平穩過渡到由職業經理人主導的過程。創新空間和不確定性越來越小。所以,投資就是一種參與創新的一種方式,所以2016年我開始做星合資本,2017年做了第二支金融科技基金,今年考慮啟動第三支。但是可能會稍微放大到科技賦能金融、消費、大健康等。還是會以科技為主題,在金融領域之外拓展一些新的機會。
馮軍:點融網目前是否存在危機?
郭宇航:和最好的時候相比,點融現在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之前我們一直比較順,外界的期待也比較高。2016年之前,我們還是很穩健的,有如履薄冰的感覺。2016年后,我們比較成熟,在擴張速度上還是過于激進,有很多非盈利但很好前景的業務,我們關注的很超前,這種超前在市場嚴峻的情況下,都是負擔。
我們自己復盤過去2年,還是有很多值得反思的時候。不要過度地去想象沒有發生的事情,非常務實地著眼于眼前,做好打持久戰的準備。點融不是沒錢,而是變現的時間超出預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