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穩定幣?
與法幣的兌換比例保持相對穩定。因為法幣與商品和服務之間的兌換比例相對穩定,因此穩定幣的最終錨定對象是商品和服務,也就是實際的購買力。
為什么需要穩定幣呢?穩定幣的價值是什么?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卻很容易被忽略的問題。
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包括中國在內的部分國家和地區開始明確限制或者禁止Token的交易,主要手段包括限制銀行等
金融機構為交易平臺提供支付通道,從而限制法幣入場,當時我們國家的交易平臺也隨之大面積關停。但是市場中還是存在很多想入場的新用戶、新資金,對于他們,一種選擇是去場外交易,比如很多用戶直接在
telegram群里面和微信群里面交錢買幣,但畢竟不是跟明確的、有規模的機構做交易,存在一定風險,USDT,這類與美元1:1錨定兌換的穩定幣就開始成為一些新資金入場的補充方案。當然,用美元買USDT也是有操作門檻的。
第二,它是Token 投資過程中的“保值”媒介。
我們知道,現在Token投資價格波動太大,尤其是行情整體下行的周期里,交易者不想承受波動帶來的風險,也不愿意變現離場,在交易平臺不支持法幣交易對的情況下,利用“穩定幣交易對”兌換為穩定幣幾乎是唯一的選擇。
去年陸續躥紅的眾多穩定幣,主要的價值就在于以上兩點,它們的出發點就是來解決Token投資的問題。從這個角度來看,一個好的“穩定幣”不僅需要有可靠的穩定機制,保持“幣價”的穩定,還需要在廣大投資者群體中產生影響力,有比較便利的購買通道,尤其是與各大Token交易平臺達成合作,上線支撐足夠多幣種的穩定幣交易對,才能充分發揮出作用。
從根本上來看,最早這一批“穩定幣”們,是迅速發展的Token投資的需求,與監管限制法幣入場的矛盾,催生出來的一種特殊歷史階段的產物。
比特幣、以太幣等等各種幣,它們的價格波動越厲害,穩定幣的存在顯得越有價值。我們有理由預測,當全球各國監管放開“法幣”交易的限制,“穩定幣”的這兩個價值也就不復存在。
第三,它是一種“交易即結算”的高效支付結算工具。
近來大熱的摩根大通和日本瑞穗的穩定幣就屬于這一類。
我們知道,
區塊鏈技術在支付結算領域具有巨大的改造價值。尤其是跨主體之間的支付結算。這兩家銀行巨頭所發行的“穩定幣”,本質上在使用基于
區塊鏈技術的便捷高效的結算網絡。當加入這個網絡的金融機構和客戶群體越多,這個結算網絡的價值也就越大。這里的“幣”與其叫“穩定幣”,不如叫它記錄在銀行間區塊鏈
聯盟鏈上的“銀行承兌匯票”。
但是這里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銀行等金融機構作為發行主體,他們是在1:1足額法幣存款的情況下發行,穩定幣對于它們就是一種結算工具。如果發行機構并沒有做到足額準備,那它們發行的穩定幣就成為了一個融資工具,涉及到“貨幣創造”和“鑄幣權”的問題。
第四,一種“去中心化”的世界貨幣、避險資產。
這一點,我們可能得回到“比特幣”世界最初的也是最終極的信仰來說——一種“貨幣的非國家化”、“自由競爭貨幣”的思想。
在當前國際貨幣缺錨發行的制度下,總量恒定、由透明的代碼程序自動化發行的“比特幣”,對于委內瑞拉、津巴布韋這樣的主權債務失信、貨幣不斷超發貶值的國家民眾,會不會成為一種新的避險資產的選擇?
當前的比特幣顯然還不能,根本原因則在于它的“不穩定”。一個價格劇烈波動的資產是無法承擔價值尺度的職能,無法成為避險資產的。
但身為比特幣的信仰者,我想說,這個“比特幣”如果不會,下個“比特幣”也還有機會。
我們有理由預測,等全世界范圍內“比特幣”的價值認同足夠大,交易摩擦足夠低的時候,那個時候的比特幣就會是一種“穩定幣”。并且也僅有比特幣這樣的創造出新的“信用”,而不是法幣抵押發行而來的“穩定幣”才有機會在未來實現第四種價值。
我們看到,穩定幣的核心任務正在從服務于“Token 投資”逐漸轉向“支付結算”的金融應用,穩定幣2.0的出現,標志著區塊鏈行業從投機到價值的轉變。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