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世界的大新聞絕大多數源自
金融行業,但是長期來看最大的機會可能是在
供應鏈管理領域——目前多數供應鏈管理還在使用紙質文件、excel表格以及不兼容的計算機系統。航運巨頭丹麥馬士基集團(Moller-Maersk)正與IBM合作,通過一個名為TradeLens的項目將運輸的文件數據化、標準化,并且存儲到區塊鏈數據庫里。
現代貨箱碼頭公司(Modern Terminals)在中國
香港與大陸經營航運碼頭,并且已經加入了TradeLens項目。公司CEO Peter Levesque說:“這個行業到處都是各種各樣的文件。”他表示,有些航運交易依然在使用傳真機。TradeLens將公司所需處理的、不同格式的數據收集在一起,“把所有東西歸到一個地方”。
他說:“區塊鏈不會改變我們的運營方式,但能提高我們的運營效率,因為我們能夠在更短的時間里拿到更多數據,所以我們就能更好地計劃貨運與貨船的停泊。”
對區塊鏈創業者來說,食物供應鏈管理同樣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天地。現階段,追查食物產品的源頭——如受污染的萵苣——可能要花費數天的時間。
沃爾瑪、雀巢、都樂食品以及其他公司正與IBM共同建設一個名為Food Trust的區塊鏈平臺,能夠將從農場到超市的整個供應鏈都納入區塊鏈管理,能夠在數秒之內就查清產品的軌跡。目前該平臺能夠追蹤約50種產品,雖遠少于整個超市的產品數,但已能驗證該
區塊鏈項目的可行性。
這個平臺可不僅僅是追蹤一顆運輸途中的生菜那么簡單,而是能完成一些更有挑戰性的任務,譬如對金寶公司生產的甜味土豆蘋果南瓜泥嬰兒食品罐頭中所有原材料進行追蹤。
雖然IBM這類公司做了不少工作,但如果說單單幾個科技巨頭就能獨領區塊鏈行業,那也未免有失偏頗。區塊鏈和
加密貨幣可能是兩碼事,但是驅動數字加密貨幣發展背后的那種創業精神同樣出現在了區塊鏈行業。
非營利的企業
以太坊聯盟(Enterprise Ethereum Alliance)是
區塊鏈技術標準制定方面最重要的組織之一,其執行總監Ron Resnick表示,希望讓更多的小玩家參與到區塊鏈行業中。與所有現代技術平臺一樣,終端用戶手中的App的可用性,最終決定了區塊鏈這項技術有多少價值。
小公司“擅長這些”,Resnick說,“它們比大公司的行動更迅捷。”
以太坊聯友中既有皇家殼牌石油這類厭惡風險的大公司,也有來自數字加密貨幣領域的成員。石油巨頭暫時不會選擇發行
數字貨幣,但這個組織能夠讓巨頭公司與各類專注于開發公共開源程序的軟件開發者建立聯系。
數字加密貨幣領域同樣會對區塊鏈的開發產生影響。比方說,AXA在研究數字加密貨幣能否進一步提高Fizzy的速度,而DTCC的Peve希望開源社區能夠提高區塊鏈的數據處理能力。
Amber Baldet,說:“永遠不要低估那些自發行動的孩子。”她之前是摩根大通區塊鏈部門的負責人,2018年早些時候她辭職并創辦了自己的區塊鏈公司Clovyr。“區塊鏈的發展可不僅僅是各類現有的組織機構所提出的要求,不僅僅是現在的企業將已有的商業模式過渡到新的技術平臺上。事實上做區塊鏈是與一些真正的顛覆者一起工作,讓真正的創新來臨。”
Baldet補充道:“有些創新是
ico(首次代幣發行)騙局,有些是短淺想法的短期產品,但或許在某個地方,就會誕生完全革命性的商業模式,以及全新的產品。”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