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因素制約了
區塊鏈的普及。未來如果大家都開始使用區塊鏈,那行業中現有的玩家可能將不得不接受更低的利潤率。從這個角度看,區塊鏈是機會,也同樣是威脅。
超級賬本的Behlendorf認為:“這項技術會威脅到各行各業的利潤率。”
據國際數據公司(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估計,全球公司2018年在區塊鏈上的總投入將達15億美元,是2017年的兩倍。但即使是相信
區塊鏈技術前景的公司也不愿意投入太多,因為它們不能保證這項技術的回報率。
高德納公司的Rajesh Kandaswamy說:“區塊鏈與其說是增強你的業務,還不如說是挑戰你的業務。像移動互聯網這樣的技術有增強能力的效果。對銀行來說,移動互聯網做的是加法。但區塊鏈這項技術本身會讓你重新思考自己的商業流程,甚至是商業模式。需要花費人們幾年的時間來消化。”
在
區塊鏈項目上投入最多的,往往是那些處于行業中心地位的公司——不少公司看來正是區塊鏈技術未來要消滅的中間人。
Broadridge
金融解決方案公司是代理投票行業的主要玩家。該公司CEO Rich Daly表示,他們已經在區塊鏈上投入了1.5億美元,并已成功在區塊鏈上為桑坦德銀行年度股東大會進行了代理投票。他們的區塊鏈系統還有其他的應用,包括幫助納斯達克交易所完成私人公司股票轉讓。
2017年底,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決定用區塊鏈技術重構股權清算系統,這一舉措可能會引起其他交易所的效仿。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表示,到2020年或2021年區塊鏈系統就將啟動,到時候交易的結算速度就會少于現在的兩天。
在美國,另一家處于中央中介地位的公司也以類似的方式升級軟件系統,其區塊鏈系統的啟動時間甚至將早于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存管信托和清算公司(Depository Trust & Clearing Corp.,DTCC)是一家控股公司,旗下控制的公司負責美國絕大部分金融交易的結算與清算。該公司正在建設一套區塊鏈系統,用來記錄其每年所要處理的1500萬筆信用衍生品交易。這套系統目前運行在DTCC擁有的相對昂貴的大型機上,計劃到明年上半年就能啟動其區塊鏈項目的第一階段。
DTCC金融科技部門的聯席主管Jennifer Peve說:“業內認為分布式賬本的價值在于可審計性,以及用戶幾近能實時同步共享數據的能力。”區塊鏈最終將在網絡上為用戶提供“單一可信數據源”,讓交易對賬變得更簡單。
盡管如此,Peve認為這項技術還是有各種局限。比方說,DTCC現有的清算與結算系統每天要處理1億筆左右的交易,而區塊鏈系統目前做不到處理這么大量的交易。“還需要一些時間。”她說。
摩根大通則在公有鏈
以太坊的基礎上開發了自己區塊鏈軟件,名為Quorum,設計目的是減少金融交易中的文書工作量,降低交易延遲時間。人們目前可以從其網站下載這款軟件。這款軟件在某種意義上對這家銀行非比尋常,它的CEO Jamie Dimon曾公開將
比特幣稱為“詐騙”。不過Dimon自此之后已經承認“區塊鏈是真的”,而且很明顯它正在為摩根大通開拓一個利基市場。
這些區塊鏈項目彼此間該如何協同工作?至今還沒有人知道。哥倫比亞大學金融科技項目執行總監R.A. Farrokhnia說,區塊鏈界還需要“自己的思科”。畢竟是思科公司建立起了當代互聯網相互通信的基礎設施(思科公司事實上也在投入區塊鏈領域,但似乎并不會成為區塊鏈時代的那個“思科”)。
IBM想要在這類區塊鏈合作組織中扮演中心角色。在銀行領域,IBM最雄心勃勃的項目是在歐洲發起的貿易融資區塊鏈合作組織we.trade。2018年6月上線的項目,在五天內完成了七筆區塊鏈上交易,該項目由德意志銀行、匯豐銀行以及其他七家銀行共同領導。
貿易融資業務——銀行向跨國貿易企業出借資金——的文書工作異常繁瑣,往往需要一周甚至更多的時間才能完成交易的清算。而在we.trade項目上,只要交易滿足設定的條件,就能實時完成結算。但在這個領域,沒有任何人能保證哪個平臺一定能成為主導者。匯豐銀行同時也在Corda區塊鏈上也完成了貿易融資項目,而巴克萊銀行與另一家創業公司合作,也做了同樣的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