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自媒體 查看內容
    • 4029
    • 0
    • 分享到

    中國造紙行業參與碳交易的現狀與建議

    2019-1-24 11:31

    來源: peacecarbon


    ===中國造紙行業參與碳交易的現狀與建議===

    作者:孟早明

    節約能源,降低碳排放是當今時代及未來的發展趨勢,而造紙行業是我國碳排放幾大重點行業之一。本文研究了我國碳交易市場現狀,分析了造紙行業碳排放情況,總結了行業節能降碳的主要技術和其他減排路徑。主要得出以下結論:造紙行業碳排放量大,燃煤燃燒排放是其溫室氣體排放主要來源。試點地區造紙企業參與碳交易積極性高,但是存在碳管理水平不高、人才缺失,節能降碳技術水平有待提高和開發的碳減排項目數量較少等問題,需要行業共同努力進行改善。

    01

    我國碳交易市場現狀

    氣候變化是21世紀全球面臨的最大挑戰,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主要約束因素。《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下的《京都議定書》把市場機制作為解決二氧化碳為代表的溫室氣體減排問題的新路徑,清晰界定了溫室氣體排放權,使之成為一種稀缺資源,一種資產,由于其具有商品價值和交易的可能性,進而催生出以溫室氣體排放權為代表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國際碳排放權交易市場主要由基于配額的交易市場和基于項目的交易市場構成,前者創造了需求,以歐盟排放交易體系(EU-ETS)為代表;后者提供減排量供給,以清潔發展機制(CDM)項目為代表。2005年,《京都議定書》生效后,中國作為發展中國家,通過CDM項目參與國際碳市場的活動,在全球CDM市場上占據60%多的市場份額,但隨著歐債危機持續和全球經濟下行,以及《京都議定書》第二階段各國減排政策一直難以明朗,國際碳市場持續低迷,中國企業的碳資產遭受隱性風險。

    2016年11月4日,《巴黎協定》正式生效,開啟了新一輪的全球強化減排進程。中國提出的自主減排的目標,建立全國統一的碳排放權交易市場是應對氣候變化行動的重要措施之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2017年12月18日印發《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方案(發電行業)》(以下簡稱“方案”)。12月19日,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召開電視電話會議,就全面落實《方案》任務要求,以電力行業為突破口,推動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做動員部署,全國碳排放交易體系正式啟動。

    全國碳市場有7省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的排放配額和基于項目的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兩種交易產品。2013—2014年,北京、天津、上海、重慶、湖北、廣東和深圳7省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陸續開市,市場交易活動平穩有序,迄今已相繼順利完成兩到三年的履約工作。2016年12月16—22日,四川省和福建省兩個非試點地區的碳市場也相繼開市,并分別實現了CCER和福建省碳排放權配額的首批交易。到目前為止,我國各省市碳市場仍以二級市場現貨交易為主,主要交易產品包括各省市的碳排放權配額和經審定的項目減排量兩大類。項目減排量以CCER為主,主要用于7省市的控排企業在履約時抵消其一定比例的碳排放,還有少量用于機構及個人的自愿碳中和行動。

    為了進一步完善和規范溫室氣體自愿減排交易,2017年3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暫停了CCER項目備案。根據全國碳市場建設的計劃安排,2018年為基礎建設期,主要完成數據報送系統和交易系統建設,開展能力建設,開展碳市場管理制度建設;2019年為模擬運行期,主要開展發電行業配額模擬交易,檢驗有效性和可靠性,強化市場風險預警和防控機制,完善碳市場管理制度和支撐體系;2020年為深化完善期,發電行業主體間開展配額現貨交易,逐步擴大市場覆蓋范圍,豐富交易品種和交易方式,盡早納入CCER交易。

    02

    造紙行業碳排放現狀

    中國是紙和紙制品的生產大國,企業數量多,生產量大。據中國造紙協會調查資料,2017年全國紙及紙板生產企業約2800家。2012年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根據《關于印發萬家企業節能低碳行動實施方案的通知》的要求,公布了造紙行業的重點用能單位約500家。根據目前重點排放企業的納入標準,預計未來造紙行業納入碳交易的控排企業數量也在500家左右。

    進入21世紀以來,我國紙及紙板的需求不斷上升,2000—2015年紙及紙板生產量年均復合增長率為10.44%,生產量增加導致能源消耗總量年均復合增長率達到5.68%(見表1)。隨著造紙工業飛速發展,碳排放總量也隨之增加,從2000年的64.21×106噸上升到2015年的152.461×106噸,年均復合增長率為5.93%(見表2)。2015年,我國碳排放總量為9084.62×106噸二氧化碳當量,其中造紙行業碳排放量占到我國碳排放總量的1.67%。

    表1:2010—2015年中國造紙及紙制品業生產量和能耗情況


    注:數據來源于2010—2015年《中國統計年鑒》中的“工業產品產量”和“分行業能源消費總量”。

    表2:2010—2015年中國造紙及紙制品業碳排放情況


    注:造紙及紙制品業的能源消耗實物量數據來源于2010—2015年《中國統計年鑒》中的“按行業分能源消耗量”,并依據《省級溫室氣體清單編制指南(試行)》中各種能源的碳排放系數,核算出造紙及紙制品業的碳排放量。造紙及紙制品業的工業產值的數據來源于 2010—2015年《中國統計年鑒》中的“按行業分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要指標”。

    根據國家統計局公布的行業生產量產值與能耗數據,我國造紙行業能耗和碳排放總量在2013年達到峰值之后連續兩年有所下降,2015年排放強度比2010年下降15.74%(見表2),節能降碳工作已經取得了顯著成效。

    根據《造紙及紙制品生產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和報告指南(試行)》,造紙行業碳排放主要有化石燃料燃燒排放、過程排放、凈購入的電力產生的排放、凈購入的熱力產生的排放和廢水厭氧處理的排放5類。通過對廣東省、福建省隨機選取的10家納入碳排放交易的造紙企業(主要產品為紙漿、機制紙和紙板,其中9家為廢紙制漿、1家為木材制漿)碳排放數據的匯總分析,典型造紙企業碳排放構成見表3。

    表3:典型造紙企業碳排放構成


    由表3分析可知,化石燃料燃燒排放是造紙行業主要排放類型,其中煤炭的使用又占據了化石燃料燃燒排放的絕大部分(見表4),造紙企業煤炭幾乎全部用于小型自備電廠和供熱鍋爐,發電/供熱規模小,能源利用效率低,碳排放量大。行業能源結構亟待改善。

    表4:2010—2015年中國造紙及紙制品業耗煤量及在行業能耗總量中的比例


    注:耗煤量數據來源于2010—2015年《中國統計年鑒》中的“分行業煤炭消費總量”,耗煤量折標煤系數采用《GB/T 2589-2008 綜合能耗計算通則》的參考值0.7143千克標準煤/千克。

    03

    造紙行業參與碳市場情況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辦公廳(發改辦氣候[2016]57號)《關于切實做好全國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啟動重點工作的通知》和國家發展和改革委辦公廳(發改辦氣候[2017]1989號)《關于做好2016、2017年度碳排放報告與核查及排放監測計劃制定工作的通知》都明確了石化、化工、建材、鋼鐵、有色、造紙、電力、航空為重點排放行業。我國造紙行業最早是以開發CDM項目的形式參與碳交易,全球制漿造紙行業CDM項目主要集中在印度和中國。印度共注冊25個該類CDM項目,其中15個已獲得簽發。中國僅次于印度,共注冊10個該類項目,其中2個獲得簽發。

    目前投入運行的7個省市碳排放權交易試點及福建省基本都將造紙行業納入到控排范圍。在造紙企業比較集中的廣東省和福建省,2017年納入碳交易市場的造紙企業分別有54家和23家,分別占當地市場所有控排企業數量的21.95%和8.30%(根據《廣東省2017年度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和《福建省2016年度碳排放配額分配實施方案》核算),其他試點地區市場僅有幾家甚至沒有。廣東省和福建省市場的造紙企業數量占了試點地區的絕大部分,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碳市場的配額計量方式包括基準線法、歷史總量法、歷史強度下降法等。其中基準線法,是按行業基準排放強度來核定碳配額。運用該計算方法,控排企業所得的碳排放配額是其所屬行業的基準值乘以當年的實際生產量(產能)。歷史碳排放法,是按照歷史平均碳排放量乘以相應的下降系數計算出當年的碳配額。廣東省碳市場普通造紙行業的配額計量方式為基準值方法(表5所示),特殊造紙行業采用歷史碳排放輕度計算方法,其中基準值方法共分為3種工序7種不同的產品計量方式。福建省碳市場則采用的是歷史法與行業基準線法相結合,事前分配與事后調節相結合的方式。

    表5:廣東省造紙行業碳計量方式

    工序

    產品類別

    基準值(噸CO2/噸產品)

    備注

    紙漿制造(不包括廢紙紙漿)

    硫酸鹽商品漿

    0.754

    紙漿制造是指生產木漿、竹漿、竹木混合漿等紙漿的制造工序。商品漿是指企業自己制漿,風干后用于出售的紙漿。自用漿指企業自己制漿,并直接用于造紙的紙漿

    硫酸鹽自用漿

    0.547

    機制紙和紙板制造(包括廢紙制漿)

    包裝用紙及紙板(未涂布)

    0.732

    箱紙板、瓦楞原紙、白紙板、牛皮紙、砂管紙等

    包裝用紙及紙板原紙

    0.835

    涂布白卡紙、涂布白板紙、涂布牛卡紙

    印刷書寫紙(未涂布)

    1.040

    新聞紙、書寫紙、復印原紙、膠版紙、冷壓紙、淋膜紙原紙、防粘紙等

    衛生用紙原紙

    1.239


    紙制品制造(后加工)

    衛生用紙制品

    0.049

    紙制品制造指用紙及紙板為原料,進一步加工制成紙制品的生產工序。衛生用紙制品指衛生、餐巾紙、手帕紙、面巾紙、紙臺布等紙制品

    廣東省于2014年將有償配額方式由強制性購買調整為自愿性購買,企業無需先購買有償配額即可獲取免費配額,有償部分可以自由選擇購買或不購買。若企業當年大幅度增加或減少生產量,必須在上報碳排放量時注明原因,經核查無誤后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分配相應的配額。福建省于2017年后根據上一年生產量、配額調整條件等情況預先發放的配額進行比較,多退少補。2017年廣東省碳市場總履約度為100%,可見企業履約積極性非常高;2016年福建省碳市場總履約度為97.83%,造紙行業履約度為100%,其中福建省南平南紙有限責任公司、福建省青山紙業股份有限公司,克服種種困難,參與碳交易市場,完成履約工作。

    04

    造紙行業溫室氣體核算問題

    溫室氣體排放量核算核查是碳市場建設的基礎性工作,但是大部分造紙企業缺乏碳管理人才,在碳排放核算核查方面存在諸多問題,導致在碳交易中常常處于不利地位。表6匯總了國家碳市場幫助平臺涉及造紙企業的部分問題和一線核查人員在造紙企業碳排放核算核查工作遇到的部分問題,以供相關人員參考。

    表6:造紙企業碳排放核算核查部分問題匯總表

    問題

    答案/解決方案

    造紙企業產品“漿粕”屬于“紙漿”還是“紙和紙制品”

    建議將“漿粕”生產量數據填入“紙漿”一欄中,并作注明

    某造紙廠的廢水處理臺賬中,有幾個月的厭氧處理出水CODCr數據缺失了,該如何處理?

    按照保守性原則,對缺失的進口端CODCr數據,取當年其他月份進口CODCr數據中最小值;對缺失的出口端CODCr數據,取當年其他月份入口CODCr數據中最大值,同時應考慮使用與丟失數據月份產品生產量相似月份的數據進行估算,取最大值

    造紙行業厭氧處理產生的氣體全部回用于鍋爐燃燒,但是這部分氣體未檢測甲烷含量,這部分甲烷算不算回收?

    廢水厭氧處理的氣體如全部回收鍋爐燃燒了,可算作回收,在核算邊界內可不包括廢水厭氧處理產生的甲烷排放。但前提是企業需要按照《核算指南》要求,提供對廢水厭氧處理氣體的回收量記錄,以及對廢水厭氧處理氣中CH4含量的檢測值。若企業無法提供以上有效的計量數據,則按照保守性原則,需要核算廢水厭氧處理產生的甲烷排放。排放CH4的GWP值為21

    造紙企業廢水處理過程中采用水解酸化的半厭氧方式處理廢水,是否需要核算廢水處理的排放?

    水解酸化過程中甲烷產生很少,可以忽略

    造紙企業的廢水處理以BOT形式外包給某環保公司,環保公司負責建設和運營廢水處理設施,同時收集廢水厭氧處理產生的甲烷進行發電,所發電力賣回給造紙企業使用。造紙企業對廢水處理設施和沼氣發電系統均沒有運營控制權,這種情況下,造紙企業是否還需要核算廢水厭氧處理產生的甲烷排放?

    按照運營控制權法,外包的生產活動不納入報告范圍。由于造紙企業對廢水處理設施和沼氣發電系統均沒有運營控制權,造紙企業不需要核算廢水厭氧處理產生的甲烷排放,廢水厭氧產生的甲烷排放納入環保公司的報告范圍

    造紙企業供熱鍋爐燃煤低位發熱量在買入時每批次都有實測,核算時是采用實測值還是缺省值

    造紙企業可遵循《GB/T 213煤的發熱量測定方法》對燃煤低位發熱量進行實測,至少每批次進行一次監測并記錄,通過加權平均計算年平均值。權重是每批次的入廠煤量

    造紙行業自備電廠燃煤低位發熱量、單位熱值含碳量、碳氧化率數據如何選取

    自備電廠適用《中國發電企業溫室氣體排放核算方法與報告指南(試行)》對于燃煤的低位發熱量,應符合該《指南》對于燃煤低位發熱量的具體規定,如果數據無法獲得,可采用入廠煤低位發熱值的加權平均值,權重是每批次的入廠煤量。如果沒有實測值,可采用缺省值。對于燃煤的單位熱值含碳量,《指南》明確要求采用實測值,對于碳氧化率,優先用實測值,如果無法獲得,可采用缺省值。對于2016年、2017年燃煤的單位熱值含碳量、碳氧化率沒有實測值的企業,可暫采用指南和問答平臺中的缺省值,從2018年起,對于燃煤單位熱值含碳量和碳氧化率缺省值將采用高限值

    誤將好氣氧廢水處理設施納入核算邊界

    ?  只有厭氧廢水處理過程產生CH4。

    ?  廢水處理采用厭氧工藝的簡單判斷:不供氧、產生沼氣、有保溫措施/設備、有產氣管、有阻燃器、不用風機曝氣,有厭氧反應器(USB、ABR、EGSB、UBF)

    ?  建議現場與廢氣處理運營人員進行訪談,了解廢水處理采用的是何種工藝。  

    部分造紙企業廢水處理工藝過程中涉及到厭氧處理環節,企業對厭氧處理環節監測并不是很完善,相關計量設備安裝并不是很齊全,無法通過直接采樣得到進口和出口COD值,及厭氧處理環節的總處理水量,如何處理?

    可參考相關檢測報告,或采用其他合理方法估算,并說明理由。

    脫硫用碳酸鈣中碳元素來源于生物質碳,是否還需核算碳酸鹽分解產生的CO2排放

    如果能確定碳酸鈣中的碳元素來源于生物質原料,則不計算二氧化碳排放,需要提供相關證據。

    造紙企業黑液發電情況,可否認為黑液為生物質,不核算其排放量?注:造紙工業的堿法(燒堿法和硫酸鹽法)制漿工藝產生的廢水中含有大量的木質素,呈黑褐色,稱作黑液。  

    黑液可視為生物質,不計算排放量。

    造紙企業,碳酸鈣用于涂布,物理形變沒有加熱分解,是否需要計算二氧化碳排放量?

    如果碳酸鈣不發生加熱分解等化學反應,不產生二氧化碳,則不需要計算其二氧化碳的排放

    如果造紙廠沒有單獨計量紙漿這一中間產物的產量,那么造紙行業補充數據表中需填報的紙漿產量如何填寫?如果進行估計,應該如何估算?紙漿的量是否加上水量?  

    企業在補充數據表中,應填報的是企業產品的實際產出產量,無論該產品是紙漿、機制紙還是紙制品,都要按照企業計量臺賬來填報該產品的產量。如果紙漿不是該企業對外銷售的產品,而是中間產物且沒有計量,則不填報紙漿的產量。  

    五、造紙行業節能降碳建議

    1.技術手段

    通過節能技術改造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提高清潔能源使用比例是造紙企業低碳發展最重要的手段,是企業完成碳排放履約的首選方式。

    造紙行業的節能技術主要有新型蒸煮技術、余熱回收、熱電聯產以及廢紙利用,到2030年,這些節能技術在行業基本普及。造紙行業主要節能技術見表7。

    表7:造紙行業主要節能技術



    此外,厭氧廢水處理甲烷回收利用、燃煤清潔利用、燃煤替代等技術也具有很高的推廣價值,如以天然氣、生物質燃料替代煤;在木材原料獲取和加工過程中,回收樹皮、木屑等生物質能源;在制漿過程中,有效回收黑液作為生物質資源;在紙產品處置階段提高廢紙回收率,將廢紙一部分作為制漿原料,另一部分作為生物質能源,投入到制漿造紙生產過程中。通過上述措施優化能源消費結構,推動清潔能源或生物質能源成為造紙及紙制品業的能源增量主體。

    另外,根據近期國家發展和改革委發布的重點推廣的節能低碳技術目錄,列舉部分適用于造紙行業的先進適用技術,見表8。

    表8:4種造紙工藝中常用的節能降碳技術摘錄

    序號

    技術名稱

    主要技術內容

    典型項目

    適用的技術條件

    建設規模

    投資額/萬元

    節能量(噸標準煤/年)

    二氧化碳減排量(噸CO2/年)

    1

    高效雙盤磨漿機

    應用高效傳動裝置,配用高性能長壽命造紙打漿磨盤和先進的自動控制系統,實現恒功率或恒能耗控制

    年產30萬噸高檔涂布白紙板項目

    年產30萬噸牛卡紙項目

    180

    627

    1655

    2

    螺桿膨脹動力驅動節能技術

    利用工業中的蒸汽、熱水、熱液或汽液兩相流體等動力源,將熱能轉換為動能,驅動發電機發電或直接驅動機械設備

    蒸汽溫度>100℃以上的全部蒸汽,蒸汽壓力大氣壓力以上,熱水溫度>80℃,煙氣溫度>200℃

    SEPG500-1000/2400-1.65-S 1套螺桿膨脹動力發電機組

    900

    2520

    6653

    3

    造紙靴式壓榨節能技術

    將傳統輥式壓榨的瞬時動態脫水改為靜壓下的長時間寬壓區脫水,大大提高脫水效率,節省干燥蒸汽用量,實現節能

    紙機車速600米/分以上,凈紙幅寬3000毫米以上

    年產20萬噸紙

    2000

    9899

    26134

    4

    永磁渦流柔性傳動節能技術

    實現負載和電機之間通過氣隙相連接。裝置包括永磁磁力耦合器和永磁調速轉動裝置等,電機啟動時不需要克服負載慣性,減少了峰值電流,節約能源,減少設備磨損

    匹配電機功率范圍4~300千瓦

    1臺185千瓦功率的熱鼓風機

    50

    116

    306

     

    2.管理手段

    加強、規范管理是當前階段我國控排企業節能降碳較為有效的方式。面對大多數造紙企業未建立專門的碳管理部門、專業人才缺失的現狀。企業應建立健全節能降碳機構和管理制度,落實目標責任,培養或引進專業碳管理人才,實行能源審計制度,開展能效水平對標活動,建立健全企業能源管理體系、碳管理體系,提高能源、低碳管理水平。

    對于影響碳排放量核算的重要數據,企業應按照相關標準和指南要求做好測試與記錄統計,制定完備的監測計劃。避免由于缺少監測數據、監測方法不符合要求或者數據缺失帶來的核算損失。

    3.市場手段

    造紙行業在履約時,既要通過改善生產技術減少碳排放量,同時也要積極參與碳交易市場,通過市場的手段達到減排目標。各種手段相互配合,提高履約效率,降低減排成本。

    目前,各試點地區都推出了各種靈活的履約方式,具體包括購買配額、購買核證碳權、跨期使用碳配額等;以及推出碳金融產品,具體包括配額信托產品、配額抵押融資、碳權遠期產品、碳基金產品等。一些短期內配額不足的企業可通過市場手段購買碳權,立即完成減排任務;一些配額剩余的企業可以通過市場投資獲取收益,如中治美利漿紙有限公司出售碳配額的案例。還可以進行碳權質押獲取資金,改進生產技術減少碳排放量。

    自愿減排項目的開發方面,目前制漿造紙行業具備CCER開發潛力的項目類型包括鍋爐改造、變頻器節能改造、廢水處理沼氣回收利用、生產線蒸汽節能改造、生物質廢棄物制漿造紙、余熱利用等。造紙企業應積極參與到碳交易當中并獲得應有的收益。

    綜上所述,對于納入控排的造紙和紙制品生產企業來說,要實現減排目標,必須通過溫室氣體盤查(即:碳盤查),摸清家底,準確掌握自身的碳排放情況,了解潛在資產和潛在負擔,識別潛在的減排環節,從而為造紙和紙制品生產企業實現節能降碳目標,規劃碳市場投資提供決策基礎,避免超標排放形成碳負債。對于未納入控排范圍的造紙企業,則可通過開發CCER項目,形成碳資產并通過碳交易體系變現,從而在碳交易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

    (本文收錄于《中國造紙年鑒2018》,并在此基礎上進行了更新)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