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所可以用于管控風險的一種方式就是密切關注全球范圍內針對每種
加密貨幣的挖礦硬件的可用性情況。有效挖礦硬件在某種特定加密貨幣上挖礦所占的百分百,是反應出該種加密貨幣的安全性的良好指標。
對于使用專用挖礦硬件進行挖礦的加密貨幣,你唯一需要注意的就是低區塊獎勵和挖礦硬件熊市時期的出現。
比如,如果曾經針對某種加密貨幣的挖礦硬件,由于這種加密貨幣的挖礦盈利過低,使得大多數這種挖礦硬件不再對這種幣進行挖礦,那此時對這種加密貨幣發起攻擊的成本就很可能非常低,因為此時攻擊者可以以相當便宜的價格購入這些挖礦硬件設備。除此以外的其他所有情況下,采用專用挖礦硬件進行挖礦的加密貨幣都應該可以抵御算力攻擊。
對于采用同樣的挖礦算法,并使用ASIC或其他高度專業化硬件進行挖礦的加密貨幣,需要注意的關鍵是這些加密貨幣所占的算力比重是多少。
對于擁有70%以上的專業挖礦硬件算力的加密貨幣,那沒有太多可擔心的;對于擁有的算力只占所有專業挖礦硬件總算力的10%-70%之間的加密貨幣,保證交易確認時間不少于24個小時是謹慎的做法。即便擁有70%的算力,也存在大型礦場發起攻擊并成功執行雙花的可能性。通過使用24小時的確認時間,這些攻擊就會變得不那么可行。
對于使用相同的挖礦算法的加密貨幣,但其算力只占所有專業挖礦硬件總算力的10%不到,那這種加密貨幣就是很不安全的。當然,對這種加密貨幣的存取決定總是取決于交易所的風險承受能力和其他因素,但我的建議就是停止繼續存取這種加密貨幣,直到這種加密貨幣的哈希算法變得更加安全。
對于使用GUP硬件挖礦的加密貨幣,風險管控中確實需要了解當前算力市場的分布情況,以及運營中的大型礦場的情況。
盡管本人并沒有花大量時間來準確研究出相關的價值,但據我估計,當前在全球的算力市場中,存在價值約為1億到2.5億美元的GPU設備被用于挖礦。這個數據對于測定某種加密貨幣是否可能遭遇51%攻擊是至關重要的。盡管單靠這個數據并不夠,但有報道強烈地表示某些大型的礦場也已經參與到了一些針對小型加密貨幣的51%算力攻擊事件中。特別是,在所有擁有價值在1000萬美元到1億美元的GPU挖礦設備的礦場中,有一個礦場似乎曾企圖發起算力攻擊。
鑒于上訴這種情況,當前我的建議就是,對于使用GPU挖礦的加密貨幣,但在這種幣上挖礦的GPU設備的價值在500萬到2.5億美元之間,這些加密貨幣應該實施24小時的交易確認時間;對于所有低于這個閾值的加密貨幣,交易所應該禁止所有針對這些加密貨幣的存儲。
隨著生態系統的發展以及大型礦場和算力市場情況的改變,針對不同規模和使用不同算法的加密貨幣的分析也會相應發生變化。能夠掌握這些變化的交易所往往能進行更為準確的分析,并能更好地做出最佳的商業決策。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