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公鏈性能上看,“去中心化、可擴展性和安全性”三個方面,仍是困擾公鏈項目的難題,想要達到去中心化,勢必會犧牲一定的可擴展性,若僅考慮性能,又極可能面臨中心化的危險以及系統的安全性。
2018年之初,宣稱將要達到“百萬TPS”的項目方比比皆是,但是從實際測試情況來看,并無一條公鏈達到了這個標準,聲望頗高的小蟻稱它們的理論TPS峰值可達1400,而實際上賽迪研究院監測到的只有700,而實際應用的不過0.4筆/秒TPS。
賽迪研究院公鏈負責人蒲松濤告訴鏈上財經,在監測的三十三條公鏈中,小蟻的數據還屬于中等偏上。目前賽迪監測的公鏈實際平均交易量僅為0.27筆/秒,還有很多公鏈項目不到0.1筆/秒。
實際上,現如今除了
比特幣和
以太坊能實際交易筆數能夠和它理論交易筆數相符合以外,其它很多公鏈因為缺少實際應用,其交易量都很低。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