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到這里,我不妨問一個問題:你身邊有沒有很多人一邊厭惡著自己的工作,一邊向往著別人的工作?
如果有,很好,那你自己多半也是。
就像在大學里曠課打架談戀愛混日子,都是一幫人扎堆一樣,如果你周圍的人都是每周有七天想辭職,那么作為其中一員,你很難不去這么想。
人是很容易被環境塑造的,尤其是沒有創業心態的年輕人。
這也是我為什么建議你一定要和有創業心態的人在一起工作,即使你不必像俞軍一樣寫簡歷。
因為這個世界從來就不缺少機會,更不缺少好的平臺,缺的只是為了目標不惜代價去拼命解決問題、證明自己的有心人。
什么叫有心人?
前微軟中國公司總裁,“打工皇帝” 唐駿這樣回憶他的微軟生涯:
當年,我進入微軟時,只是一個寫源代碼編軟件的普通工程師。我只能認為自己在公司排名倒數第一,事實上我也就是倒數第一。
但我工作時的心態,就仿佛我是公司董事會成員一般:我不僅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還能提出問題,并給出解決方案。
最重要的是,我還論證出方案的可行性。
這就叫有心人。
階層固化正在加劇,但那只是統計數據。代際傳承的優勢積累從未停止,只是現在更加刺眼。
如果你還以為給多少錢,干多少活,差不多就行了,那么你在本質上跟那些已經被淘汰的人沒有區別。
你需要明白的是,無論身在哪個平臺,你永遠在經營一個以你的名字命名的 “公司”。
公司的消亡從來都是因為停止成長,你這家 “公司” 也不例外,你的專業技能、行業經驗、視野和格局,乃至同行的口碑和人脈,就是公司的無形資產。
財務上,要產生正現金流才能叫資產。
職場上,要產生正向價值才能叫資產。
只有當你擁有創業心態,去面對你打工的職業生涯時,才能不停地成長,不停地增加你的無形資產。
你這家 “公司” 才不會破產,才會持續擴大經營。
你才會慢慢變得不可替代,變得富有競爭力和高價值,到那個時候,是自己創業還是繼續打工,只是一個形式問題。
因為,你從來就只是在為自己工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