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有的機構和多方交易通過合適的
區塊鏈架構,可以從區塊鏈減少交易復雜性和降低成本的優點中獲利,以及在透明度和防欺詐方面上得到改進。因為有利可圖,現有的企業也愿意應用區塊鏈,而不是被這股浪潮所取代。我們判斷,最有可能在短期內取得成功的商業模式是許可鏈或私有鏈,而非公鏈。以
比特幣為代表的公共區塊鏈,因為完全去中介化的特性,被視為對現有中心化格局的挑戰者和巨大威脅。而私有區塊鏈托管在私人計算網絡上,具有可控制的訪問和編輯權限。(如下表)
按照數據是公有還是私有、參與者是否需要得到許可進行讀寫,我們把區塊鏈機構分為如下四類,我們分別列出了他們的特性,以及隨之帶來的可擴張的強弱。我們判斷,多數商用的區塊鏈將采用私有的、需要許可的架構,來使開放性和可擴張性達到最優。
通過私有的、需許可的區塊鏈,公司無論大小,都能在其中獲得商業價值。本就占據主導地位的玩家可以繼續保持中心化的地位,也可以與行業中的其他參與者聯手獲得和分享價值。而參與者可以從安全共享數據中獲利,當然,哪些數據被分享,分享給誰,何時分享,都是被控制的。
對所有公司而言,通過先小范圍試驗再逐步規模化的路徑,許可鏈/私鏈可以讓不同的價值主張得以穩步實現。目前已經有的應用案例包括澳大利亞證券交易所,他們部署了區塊鏈系統來做股票清算,減少了旗下股票經紀們的后臺核對工作。而IBM和世界上最大的航運公司Maersk Line正在建立一個合資公司,并將一款區塊鏈交易平臺推向市場。這個平臺的目標是為參與全球航運交易的用戶和交易參與方提供安全、實時的
供應鏈數據和文件、文書的交換。
未來,區塊鏈可能成為紀錄、身份、交易的新開放標準協議。我們不能簡單否認這種可能性。
區塊鏈技術可以提供管理、存儲以及資助一個數據庫的整體解決方案。真正的點對點模型將在商業上可行,因為區塊鏈通過
token來獎勵參與者的貢獻,并且讓他們能夠享受到未來增值部分的收益。當然,這種模式帶來的心態改變和對現有商業的顛覆是巨大的。
如果是現有的行業參與者們本身已經運用了區塊鏈技術并為此調整了運營模式,并且最重要的是,讓消費者們從中獲益,那么,就不會激勵太多的后來者入局。長期來看,現有參與者對于區塊鏈技術的適應和整合程度,是區塊鏈能否成為平臺、會成為多大的平臺的決定性因素。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