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STO助力于降低政策風險和提升競爭優勢
STO的作用主要為降低政策風險和提升競爭優勢。
一般認為STO的優點包括所謂的7*24市場、快速結算、面向全球的流動性、降低發行成本等等。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些特點是通證的屬性所帶來的,一旦通證加上證券,相較于Crowdsale,STO在上述幾方面的特點可能會削減。
其實,證券化通證的優勢,從分析不采納STO,區塊鏈組織將面臨的潛在成本會更清晰,我們將成本分為絕對成本和相對成本。
絕對成本指的是通證發行方不采取STO面臨的來自監管的潛在風險。2017年美國SEC開展對DAO的審查之后,DAO被認定為證券,歸屬美國SEC監管,充分說明了美國SEC“實質大于形式”的監管風格。由于美國的判例法法系,自此一案,所有區塊鏈通證發行方都上懸著一柄達摩克里斯之劍——除了btc、ETH等少數幾種通證之外,絕大多數通證恐怕都符合豪威測試中關于證券的定義。而一旦被認定為證券,通證的發行卻不符合美國SEC的流程規定,發行者面臨著的不僅是巨大的金錢懲罰,甚至是最高五年的牢獄之災,通證投資者可以根據美國證券法案的Section12(a)(1)向發行者提出訴訟。此外,未按照美國證券法注冊或按照豁免情形發行的通證發行者還會被各州各自的證券法規(藍天法,Blue sky law)所詰難。
倘若通證發行者遵循美國證券法的豁免情形,例如通過Reg D或者Reg Crowfunding發行,上述的潛在懲罰將得以避免。與此同時,由于在證券法領域,聯邦法規上位于各州各自的證券法規,因此各州的法規也沒有了詰難的空間。
相對成本指的是通證發行方不采取STO面臨著同行競爭中落敗的潛在風險。由于證券通證有現實世界中的實體權益相對應,STO的投資者因此可能會享有分紅權、投票權、未來收益求償權等權利,這些權利在之前所常見的Crowdsale項目通證中往往是缺失的。與此同時,證券通證同樣可以被賦予實用價值,證券通證還可以被發行者賦予兌換區塊鏈主體提供的服務或產品的權利。對投資者而言,證券通證在降低投資風險的同時提升了投資利益。對于通證發行方而言,如果他想在和競爭對手的競爭中不落下風,也不得不選擇STO這種方式。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