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4日,
區塊鏈百家講談特邀中央財經大學
金融博士吳桐,在中關村
區塊鏈技術應用交流
社群做精彩分享。鏈世紀財經作為區塊鏈百家講談獨家合作媒體對分享的精彩內容作特別報道。
區塊鏈和金融這兩個事物,具有很強的互補性,是互相救贖的關系。區塊鏈的出現實際上是民間對于金融危機提出的一種解決方案。
——吳桐
主題內容(四個方面):
1、什么是金融?
2、什么是區塊鏈?
3、區塊如何救贖金融?
4、金融如何救贖區塊鏈?
什么是金融
對于金融定義概念非常多,從字面程度去理解就是貨幣和信用的融通。其中“資金融通論”認為金融就是貨幣資金的融通,通過貨幣流通和信用渠道以融通資金的活動。另外關于金融的定義還包括“金融工具論”、“信用轉讓論”、 “金融產業論”以及“金融資源論”等,其實都是從不同的側面對金融進行闡述。但是我們理解金融還是從最根本的定義出發,就是資金和信用的融通,其中核心概念有兩個,一個叫貨幣,另一個叫信用。貨幣和信用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金融產業論”簡單說就是,金融是資金融通的行為和機制的總和。它把金融作為一個獨立部門囊括在國民經濟部門之中,與其他產業部門具有較為平等的地位。我們現在提的一個重要概念,叫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但是我們同樣需要注意的是,金融本身是一個獨立的部門。我們為什么要提金融要服務實體經濟,是因為金融部門本身發展的過于龐大了,包括中國從2010年四萬億計劃之后,金融部門一直在不斷膨脹,從2005年金融業增加值占GDP比重4%的低點至2015年8.4%的高點,超過了美、日、英等國,這一占比是一個非常高的數據。所以金融部門自己不斷發展的同時,我們希望金融業去服務實體經濟。金融的另一個概念解釋的版本是“金融資源論”,認為金融是人類社會財富的索取權,是貨幣化的社會資產,這種解釋是把金融看成一種工具。第五種解釋是“信用轉讓論”,主要從金融和金融對這個財產的跨時和跨期的資源配置的角度進行解釋。
金融是經營與管理貨幣、信用和風險的行業。金融的最大的問題是什么?信息不對稱
包括風險的概念也是從信息不對稱產生的。傳統的金融是怎么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呢?一般來說,是通過引入第三方中介,承擔信息不對稱的風險,比如說銀行、券商、相關商業機構、各種社會組織以及
電子商務平臺都是這個邏輯。
什么是區塊鏈
區塊鏈大家基本都了解,簡單的說,區塊鏈等于分布式賬本加
token,或者再加社區。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