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3日(一說2013年末),19歲的
以太坊創始人維塔里克·布特林(Vitalik Buterin)發布了以太坊初版白皮書《以太坊:一個下一代
加密貨幣和去中心化應用平臺》,首次公開提出了以太坊相關概念。
以太坊的白皮書中提到,
比特幣的協議雖然在技術領域內有著巨大的創新,但是也有著諸多的不足,所以以太坊建立了一個可編碼的圖靈完備的
區塊鏈,試圖通過智能合約來搭建一個DAPP,即去中心化應用平臺,允許用戶在上面創建任何種應用。除了圖靈完備、通用腳本語言外,以太坊還在費用市場、挖礦算法、幽靈協議等方面提出了創新性的構想。
隨后在2014年,以太幣的算法及協議正式落地,并募集了1.5億美元。2015年7月30日,以太坊項目成員Stephan Tual在官方博客上正式宣布了以太坊網絡正式誕生。
以太坊解決了比特幣擴展性不足的問題,區塊鏈的發展也進入了2.0時期。智能合約等相關概念的引入使得區塊鏈從最初的貨幣體系逐漸拓展到股權、債權和產權的登記、轉讓,證券和
金融合約的交易、執行,甚至博彩和防偽等金融領域,從而打開了區塊鏈世界應用的新領域。
2015年10月底,納斯達克(Nasdaq)在拉斯維加斯的Money20/20大會上,正式推出了它的區塊鏈產品Nasdaq Linq,并在2015年11月完成了第一筆私募股權的交易。Nasdaq Linq旨在利用
區塊鏈技術管理發行上市前公司的股份,它的問世被認為有可能徹底改變資本市場基礎設施系統的核心,尤其是對于交易結算和行政審批等過時的管理功能的顛覆。
2015年12月,由開源世界的旗艦組織Linux基金會牽頭,包括IBM、Intel、J.P.Morgan、R3、DAH在內的30家初始企業成員共同宣布了超級賬本(Hyperledger)聯合項目成立。超級賬本項目為透明、公開、去中心化的企業級分布式賬本技術提供開源參考實現,并推動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相關協議、規范和標準的發展。
如果說以比特幣為代表的
數字貨幣提供了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原型,以太坊為代表的智能合約平臺延伸了區塊鏈技術的功能,那么進一步引入權限控制和安全保障的超級賬本則開拓了區塊鏈技術的全新領域。超級賬本首次將區塊鏈技術引入到了分布式
聯盟賬本的應用場景,它的出現表示區塊鏈技術已經正式被主流企業市場認可并在實踐中采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