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昌用:知密大學發起人、
重慶工商大學
區塊鏈經濟研究中心主任
這次研討會“通證的性質、功能與邊界”這個主題是我提出的,想討論在密碼共識機制(區塊鏈)的基礎上,通證有什么功能,怎樣確定它的邊界。
通證的很多問題出現在性質上,認識不清晰,于是無法限制邊界,我認為先要確立它是信用證券,它的優勢是,它非常容易發行,非常自由,所以有巨大的發展空間,它一出來就有極大的流動性,這是我們寄予厚望的原因。
它不是單一的功能,是可以賦予很多功能的,甚至是可變化的功能,比如鎖倉和分紅機制可變,它具備貨幣功能,股票功能,債券功能,積分功能,等等。至于它的邊界問題,作為信用證券,的確并不稀奇,信用產生風險,這方面的限制已經有非常充分的儲備。但是,由于通證的功能太多,它的信用風險就更加復雜,影響難以預期。通證還有一個暫時的優勢,因為它太靈活,可以繞過所有監管,當然這也是它面臨的問題,可能會被突然打壓。
通證另一個困難在于它的局部貨幣功能,它是小范圍的貨幣,其運行成本和效率存在問題,理論上貨幣應用規模越大效率越高。
目前通證的功能被夸大了,比如說用通證消滅企業。從經濟學角度,市場與企業的邊界是逐漸演化的,通證的流通性很強,市場功能很強,可以使得企業縮小,但不能改變企業的本質,不能讓企業去中心化,不能消除企業公司。
通證還有一個很大的困難來自于流動性。通證是流動性很強的信用證券,對于融資是好處,融資速度很快,但流失也非常快,無法截流。流動性管理是專業的東西,太多資產放上鏈,很容易被所攻擊,很多
token項目做市值管理就是因為這個原因,危險會越來越大。
不過,通證經濟還是很有價值,只是在開始探索時應該步步為營,我的傾向是先做最簡單的功能。比如只做積分,然后逐步掌控更大的東西,要防止去做過于復雜的功能,或者無法掌控的功能。通證經濟需要專業的團隊,需要
金融經濟法律政治各界人士鼎力相助,這是我們下一步需要做的事情。
同時,我不太贊同陽光下無新事,互聯網是其他領域發展而來的,區塊鏈直接動了證券,發幣的蛋糕,但這不是區塊鏈從業者能控制的,而且為什么密碼貨幣活下來了,這自然有它的優勢,它把民主決策、互聯網、密碼學結合在一起,形成密碼共識機制,確實也是一個創造,因為去中心化所以不怕動蛋糕,一下子抓住市場的核心——貨幣,這就是中本聰的初衷,沒有一個國家能殺死它,所以這個組合也是新事物。我們要抓住這個機遇,核心不在于通證如何,是在于密碼證券機制無法阻止,它可以發行可以交易,無人可以阻止。
另外,為什么做證券做發幣,因為這兩塊比較容易動,相對于其他領域,比如溯源等等,它們更為容易入手,其他領域現實東西很難映射到區塊鏈網絡,成本太高,貨幣和賬本本來就是數字化的,在實現上反而更為容易,所以它出現符合邏輯,今后也會逐步擴展到其他領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