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基于這個經濟人假設,新古典經濟學運用邊際分析和一般均衡的理論,對經濟人的核心思想進行了嚴格的形式化的證明和理論抽象,并賦予了經濟人的理性進行成本收益的經濟計算的理論含義,從而構建了以數理經濟學為核心的主流經濟學的發展路徑。事實上,這個假設以及接下來的理論推導就存在著明顯的缺陷,因為新古典經濟將個體的工具理性作為核心而否定了價值理性,也就是將個體成為經濟增長的機器,也忽視了個體行為的目的和動機,對行為約束和行為過程也沒有解釋,因此存在著比較明顯的缺陷。
另外一個假設來自于奧地利經濟學派,也就是基于人類行動學和主觀價值論的假設,將經濟行為的研究重心放在了個體上,從個體人的行為出發思考經濟問題。于此同時強調主觀主義的經濟學,為價值是主觀的,不是商品固有的屬性;奧派也強調企業家精神,以“人具有創造性”這一假設為理論的基本出發點。
還有,奧派是“市場過程”學說,而不是市場均衡學說,如米塞斯本人所言,使奧地利學派經濟學不朽的,在于它是“行動的經濟學”而非“均衡”的經濟學。簡而言之,奧地利經濟學派采用的是“行動人”假設,也就是假設人是有主觀價值和創造性的,是人與動物的根本區別,因此帶來的經濟理論與新古典經濟有著非常大的差異。新古典經濟學關注的是個體或者國家的效用最大化,比如宏觀經濟學關注的是國家的效用最大化,而微觀經濟學關注的是生產者和消費者的效用最大化。
而奧地利經濟學派關注的是行動人之間的協調,認為經濟學是一個“秩序”問題,奧地利經濟學派將人的行為分為有意識的和無意識的,關注的核心就在那個無意識的結果。因此奧地利經濟學派的核心在于行為、協調和制度的研究,發展出來的就是我們現在所關注的行為經濟學的基本邏輯。
但是,奧地利經濟學派也不是完美的,這個邏輯的缺陷就是不關心人類行為的動機和目的,而只關注人類行動的結果,這也導致了奧地利經濟學派忽視應用、追求邏輯自洽以及徹底忽視數學使用等結果,因此著眼與個體的復雜性問題算是奧派的進步,但是并沒要解決關系的復雜性問題,這是我們在價值網絡理論里面討論的核心內容。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