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今年5月,FCoin的橫空出世,將“交易即挖礦,持幣就分紅”的模式發揮到了極致:首先每日挖礦不設置上限;此外FCoin組織采取了受鏈圈推崇的社區治理模式,一時好評頗多。
FCoin上線兩周時間,平臺幣最高時暴漲100倍,交易量一度排名全球第一。
盡管備受爭議,但“交易挖礦”的瘋狂仍在延續,已有的交易所準備模仿“交易挖礦”,新交易所則希望借助“交易挖礦”大撈一筆,甚至不惜將分紅收益提高至100%、200%……6月底,趙長鵬稱幣安推出聯盟計劃,針對持平臺幣者返利200%。交易所之戰,升級為補貼燒錢大戰。

持幣分紅政策引起交易所的“燒錢戰”
幣安趙長鵬曾發表觀點稱,該模式無法持續,遲早會死,“設想一下,挖礦全部被挖完(僅需幾周時間)之后,這個商業模式怎么維持呢?誰愿意付1‰的手續費去繼續交易,這不是白白送手續費給別人嗎?自己持有平臺幣可以得到分紅。但是,沒有人去交易,平臺收入會減少,分紅回報也會減少。既然回報率低,那么誰還會壓著資金持有平臺幣呢?”
LoMoStar創始人、Xstar.io牽頭孵化投資人熊立健則認為,交易挖礦可以更加持久地運轉下去,前提是首先交易平臺不能是一個跑路的平臺,創始團隊要有良好的道德、責任心以及對于行業的使命和愿景;其次,交易系統要非常健壯,能支撐大流量,同時系統和錢包的安全性要成為行業標桿。
但眼下的一個問題已經出現:兩個月的時間已經有40%的FT被挖出,待未來礦被全部挖出,利益消失后,交易量是否面臨急劇下滑?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