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本文暫未囊括匯豐銀行、贛州銀行、貴陽銀行等個別也開始涉足
區塊鏈的銀行,六大國有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中國
農業銀行、中國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交通銀行——的
區塊鏈應用案例將近是其他8家銀行的兩倍。國有六大行積極參與新興技術領域的探索,發揮先發主導優勢,積極響應《“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敞開大門歡迎”
區塊鏈技術。
此外,最早進場的也是“國家隊”。央行旗下中鈔區塊鏈技術研究院早在2015年開始布局區塊鏈技術。此外,中國銀聯、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和交通銀行首批加入2016年8月組建的銀行間市場區塊鏈技術研究組,著力于在銀行間市場區塊鏈技術、監管及法律框架的前瞻性研究以及與R3等國際區塊鏈
聯盟的聯系上。
在“國家隊”的示范作用下,其他商業銀行、互聯網銀行也陸續入局區塊鏈。招商銀行、平安銀行和微眾銀行均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17年3月,招行為前海蛇口自貿片區注冊企業南海控股有限公司,通過永隆銀行向其在
香港同名賬戶實現跨境支付——成功搶灘跨境結算應用。
平安銀行旗下“
金融壹賬通”正式推出區塊鏈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區塊鏈即服務)平臺“壹賬鏈”,聚焦行業解決方案,應用前景無限。
微眾銀行不僅打開了互聯網銀行的藍海,還搭上了“金融+區塊鏈”的快車。微眾與
上海華瑞銀行共同開發了一套針對聯合貸款結算和清算業務的區塊鏈應用系統,主要用于個人小額信用循環消費貸款,即我們所熟知的“微粒貸”。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