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銀行的
區塊鏈部署涉及面最廣,其應用場景多達6種:數字錢包、貿易融資、房屋租賃、
公益扶貧、跨境支付和數字票據。除了數字票據和跨境支付處于測試(成功)階段,其他場景均已有成功案例,或已推出真實產品。目前,中國銀行已上線區塊鏈電子錢包APP、推出自有“公益中行”精準扶貧平臺、貿易融資應用,還與匯豐銀行合作開發了一款區塊鏈抵押貸款估值共享系統。今年4月,中行
雄安分行與螞蟻金服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將繼續通過
區塊鏈技術在雄安住房租賃相關領域開展合作。
從場景廣布這點,也能看出中行邁入
金融科技新時代的能動性。為了解決企業、金融機構和政府部門之間的“信息孤島”難題,中行還牽頭研發了基于區塊鏈的客戶信息共享平臺“KYC金融
聯盟鏈”(KYC,即充分了解你的客戶)。
建設銀行入場較晚,迄今涉及了4種應用場景,覆蓋面上稍遜于中行;但其接納區塊鏈技術的熱情不輸任何一家銀行業金融機構。2017年9月,建設銀行IBM合作開發了基于超級賬本Fabric 1.0的區塊鏈銀行保險業務平臺。今年1月8日,建設銀行首筆國際保理區塊鏈交易落地,成為國內首家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國際保理業務的銀行。2月,在雄安新區租房場景中,建行率先打破“銀行痛恨支付寶”的傳言,高調牽手螞蟻金服。
此外,建行落地穩健,一些項目已經開始出成績。建行
浙江省分行辦理了業內首筆跨行區塊鏈福費廷交易,該應用入選工信部近期發布的《2018年中國區塊 鏈產業白皮書》典型案例。截至目前,該分行福費廷鏈上交易近300筆,金額接近200億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