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表示,目前“鏈改”主要有四種核心模式:
1. 團隊利用原有的行業理解和準入、商業和人力資源做與原股權公司并行的
區塊鏈項目;
2. 平臺型公司將原有業務的激勵體系或部分交易體系放到鏈上,從而從一個中心化應用轉型為一個開放式的協議;
3. 創業公司在還沒有執行成熟的中心化商業模式之前,服務場景又是剛需的情況下,自然的向鏈上延伸;
4. 大型企業用一部分中心化資源支持數字資產業務。
不過,目前市場上的“鏈改”項目良莠不齊,存在的普遍問題是項目原本就增長乏力或資金緊缺,把發幣視為融資手段,或者團隊沒有All in,通證設計缺陷等。
費
定安認為,判斷一個項目是否適合鏈改,會考察經濟體潛在規模、通證經濟合理性、治理機制合理性、團隊匹配度、產業資源支撐能力、切入路徑合理性幾個方面,但核心是人,那些被“古典”創業大潮洗禮過的優秀創業者和團隊,如果能夠成功跨越思維曲線,會是
區塊鏈生態優質資產的主流力量。
以下為費定安分享原文,由火星財經整理:
大家近期已經比較熟悉“幣改”這個名詞了。我們機構從去年創立之初的業務之一就是與相對比較成熟的創業團隊,或者已有成型業務的公司,做通證經濟改造和延伸。同期國外有跟我們做類似的事情的機構,讓我們學到了Reverse
ico這個詞。
結合中文語境,我們內部稱Reverse ICO為“幣改”,但是對外我盡量不用這個詞,因為它沒有完整地詮釋區塊鏈經濟改造這件事,且暗示著融資。近期的
FCoin幣改試驗區把這個詞徹底普及了,但也更昭示了這件事的挑戰。
以下我們用一個新詞“鏈改”來探討。“鏈改”的定義比“幣改”要寬泛一些,因為企業的區塊鏈經濟結構化改革并不是僅局限于幣的改革,也跟融資與否無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