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來講講金融的概念,“金融”一詞源于明治維新(1868年)后的日本,這與日本1897年確立的金本位多少有些關聯。20世紀初從日本傳入中國,最早在1902年由財政部長梁啟超提出,而當時張之洞提出了反對意見,所以,甲午戰爭后中國一直留在銀本位,不過這也讓中國躲過了1929的十年大蕭條。
金融原意“金錢融通”,指資金在社會上的流通,后來意義得到擴展,表示與貨幣、信用有關的交易和經濟活動。翻譯成“金融”其實還有個原因:黃金曾是國際貿易中唯一的媒介,價值與財富是以黃金為依據和標準。因此人們在制作標準金條時,需要將黃金融化成型,這也許是“金融”一詞的本意,即將金屬融化。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
再來看一下后來我們對于金融的定義:
金融是貨幣流通和信用活動以及與之相聯系的經濟活動的總稱,廣義的金融泛指一切與信用貨幣的發行、保管、兌換、結算,融通有關的經濟活動,甚至包括金銀的買賣,狹義的金融專指信用貨幣的融通。
簡單地講,金融的內容可概括為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放與回收,金銀、外匯的買賣,有價證券的發行與轉讓,保險、信托、國內、國際的貨幣結算等。
更直白一些說,金融是雙向反饋的。
而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保險、證券、信托、金融租賃等。這個我們各位是比較了解的,也經常接觸。所以,了解了金融的含義和機構,還需要了解一下中國的金融體系。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