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自媒體 查看內容
    • 3071
    • 0
    • 分享到

    趙洪偉:區塊鏈 —— 秩序革命

    2018-7-27 12:50

    來源: JungMedia

    2018年7月22日,榮格財經發起人&總編輯,區塊鏈思想者四十人論壇發起人老趙在DAGA | Blockchain & AI (核心群)做了專題分享,主題為:區塊鏈 —— 秩序革命。以下文字根據講座的語音整理,已經過作者審核。



    ▲趙洪偉:榮格財經發起人、總編輯&區塊鏈思想者40人論壇發起人



    各位朋友好,我是老趙,先自我介紹下哈~~區塊鏈內容科技平臺榮格財經的發起人、總編輯,也是區塊鏈思想者四十人論壇的發起人~~我2000底的時候就開始從事媒體工作,最早在南方報業的21世紀經濟報道,再后來,與秦朔等著名媒體人一起創辦第一財經日報,我負責北京新聞中心。2006年的時候,我開始創業,創辦了第一家傳媒廣告公司,同時開始寫作一些中國企業史和商業案例,出版了一些財經書,也做了一些企業戰略咨詢與品牌營銷實戰案例。

    感謝郭老師給我一個分享的機會哈。不過,我的確是學習者,所以談不上分享,只是談談我個人的一點粗淺看法哈。

    今年春節前夕,我和全國創業者社群組織workface創始人laopan,創業邦前執行總裁、資深互聯網人士方軍等一起,在上海發起創辦致力于全球區塊鏈經濟人社區的榮格財經。很多人說,榮格財經做到現在,特質很鮮明,那就是區塊鏈領域里的一股清流。我們希望能為區塊鏈世界注入了一汪清水、一池思想。近日,萬向肖風博士等領銜的項目,唯獨指定國內兩家區塊鏈內容媒體來做官方首發,其中一家就是我們榮格財經。

    后來,央視財經特約評論員,三聯生活周刊前主筆,資產商業觀察家和媒體人陸新之老師也加入榮格財經,成為合伙人。

    我的確是一名區塊鏈領域的學習者,還有很多未知的內容需要去探索和實踐。所以,我今天在群里分享的,也是我的一點個人粗淺之見。其中,有一些相關的內容,是我在今年三月份全球區塊鏈經濟人社區北京峰會上發布的首部區塊鏈政治思想史書面成果:《第三次秩序革命:區塊鏈終極命運、新世界體系與個體的繁榮》。我發幾張照片:一個是當時峰會的視覺記錄,有關秩序與共識的;一張是我本人;另一張是那本書面成果。


    ▲秩序共識


    老趙


    老趙的成果



    由于我是內容人和策劃人出身,同時大學本科讀的又是政治學理論和政治思想史,所以,我一般傾向于從政治、社會和思想的角度和邏輯來表達我的看法。有不成熟之處,請多多指教。真心話。

    今天,我主要談下三個方面:

    • 第一個是如何總體看待區塊鏈目前的現狀。

    • 第二個是為什么談區塊鏈首先要談思想而不是經濟本身。

    • 第三個是我堅持兩點始終的認知觀點:一個是無幣不區塊鏈。二個是無社群,也不區塊鏈。


      一、關于區塊鏈的十句話




    第一個方面:十句話,區塊鏈。這也是我在剛剛舉辦不久的全球區塊鏈經濟人社區中原峰會上的發言主要內容。這場峰會舉辦的相當成功,當天除了現場之外,在線收看直播的總人數近70萬人,峰會消息各種媒介形式傳播總量達到千萬。而居然沒有一個榮格財經專職的人來參與,都是榮格財經和workface的社群伙伴們至始至終做的,前后共有120名社群義工,這是很了不起的事情。這才是真正社群的力量,也是共識的力量。我還特意以此為例,說明了什么是共識,什么是區塊鏈,什么是共識。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索公眾號榮格財經,去看看。沒有抽象的概念,都是樸素的大實話。

    哪十句話?

    1

    沒有共時性(同時性),何談所謂共識?!

    目前所謂的共識都是合謀取利,甚至一次次不惜撕逼和互懟,圈里哪里有什么大人物,都是等著褲衩被扒掉兒的主兒。我很認可今日榮格財經發布的有關肖鳳的最新發言:目前的重點是發展區塊鏈技術及相關原生應用,而不是著急去做區塊鏈+的行業應用。區塊鏈技術能不能成熟?原生應用能不能成?這些是當下的重點。

    在此,我得特別聲明下哈:今天我談的內容,沒有任何傾向性,也沒有任何私利,只供討論和交流哈。

    2

    幣圈的混亂恰恰意味著區塊鏈的新拐點正在到來。

    區塊鏈的確是一場革命,它不僅有關記賬模式的改變,而且更有關自工業經濟時代以來形成的公司制的被顛覆,以及生產關系和信息確權的革命。幣圈沒所謂的韭菜可割了,彼此之間公開分裂撕逼合謀不成了,就意味著這個領域開始孕育清明了。泡沫開始散去。需要動態的來看亂象。

    3

    目前的社群99.99%都是大騙子。


    都是打著所謂社群的名義去坑蒙拐騙偷的,哪里是什么社群啊,估計連“有關社群的常識”都不會去弄清楚,更不用說去分布式,構成式和心理性了。想認真做社群的,都是“慢的”,“有節操”的。我不認為以所謂風口的邏輯去做區塊鏈和社群是正確的,反而會過猶不及。

    4

    自春節以來,小半年,圈里的頭頭臉臉依然沒有什么長進,與當年的互聯網探索者們差的可不是一點半點的。

    當年的探索者們都是有“英雄氣概”的,是想名利雙收的,而不像現在的幣圈所謂人士都是“殺雞取卵”,寧利丟名。名是什么?是德,是格局,是商業家。我春節前后寫了很多這方面的文章,后來被稱作“區塊鏈的終極命運”。剛才我也將鏈接發在群里了。

    5

    不是爭一時,而是要真正當成事業來做。


    真正踏實做內容的,踏實做技術應用的,踏實做商業落地探索的,才有未來。尤其是信息確權、分布式商業、供應鏈等方面,一定會有大空間,但不是爭一時,而是要真正當成事業來做。

    6

    區塊鏈和互聯網是兩回事,是兩個世界的。


    我非常認可李松老師的看法:前者是文明級的,不是所謂的現象級,自然也談不上什么所謂的風口不風口。至于互聯網的“魔獸們”,一定會在未來被顛覆,被革命。但互聯網世界里的很多東西都會在區塊鏈世界里會得以映射。但是不是互聯網世界的事物都可以在區塊鏈世界里可以發生,還不確定。

    7

    社會進步的力量源泉恰是百萬反叛。

    但不是”割韭菜“。盡管社會的進步,往往伴隨著邪惡和“泥沙”。但也不要一棍子打死。

    8

    千萬別瞧不起所謂的“古典”。

    他們懂得適可而止,而不是涸澤而漁,更不會“殺雞取卵”。目前的圈里談不上所謂的“領袖”。區塊鏈世界里只有先行者,沒有業內專家。這一點我非常認可。

    9

    始終要警惕人類更多的時候是不靠譜的。

    以解放的心態來看區塊鏈,是很危險的。否則,就容易產生“人禍之災難”。在這方面,我曾寫過數萬言,首發在榮格財經上。其中有:區塊鏈需要“清明的世界”!一萬五千言直擊五大問題。追問區塊鏈的終極命運。等等。

    我從春節到今天,基本沒有休息過。的確過癮啊。因為的確有好多東西還不懂,需要收集資料和琢磨。

    10

    讓人暴富的機會沒了,但區塊鏈會決定我們的未來,甚至是一生。

    目前的區塊鏈領域里,充斥了肥胖者,淫蕩者和眾多的饑餓的靈魂……這個領域需要“有德者”,要的是共贏,可持續。淘汰和升級,是大勢所趨。否則,將是一場“人禍”,影響區塊鏈的真正快速發展,從而錯失良機。

    我是越寫越不敢寫,所以近段時間一直沒敢動筆。我想靜靜,得好好再用力學習和思考下。

     

    二、為什么要首先談思想而并不是經濟本身



    接下來,我談下第二個方面:為什么要首先談思想而不是經濟本身。當然,也有人譏諷我們這些人成天談思想、哲學和政治社會學等,都是“假大空”。其實不然。縱觀人類歷史,科技技術無數,但真正推動經濟增長、財富增加與社會進步的,根源在于思想,而不是經濟本身。


    他不只是個音樂家

    他沒日沒夜的創作

    他仿佛在和死神賽跑

    他知道自己的生命是短暫的

    但注定又是華麗無比的

    他還是一個獨立藝術家

    他因自己的放蕩不羈的自由

    而受到了懲罰

    他淹死在自己的債務里

    他在窘境里憂郁的死去

    無論生前還是死去時,他都被世人嘲笑

    他也認為自己虧欠很多人很多事

    他經常把自己泡在圖書館里

    沉迷其中不能自拔

    他其實并不覺得

    其實,世界欠他很多

    當人們覺醒并敬仰他的偉大作品的時候

    歷史往往是由血淚凝聚而成的

    卡夫卡也是死后才流芳的

    貝多芬則在囚禁中度過童年

    他們信仰自由如同信仰宗教

    第九交響曲本就是自由頌

    十九世紀的暗夜中

    光亮熠熠生輝

    一直到現在經久不息

    但暗夜并不因此而消亡

    反而會變本加厲的漆黑一團

    當原本生活在南部非洲的

    維納斯被赤身裸體

    關在籠子里任人花錢戲虐的時候

    人類之惡的猙獰之困是沒有解藥的

    維納斯死去的時候才二十多歲

    一個叫居維的人割下了她的小陰唇

    放入一個瓶子里

    美其名曰:研究人類學之用

    博物館中類似的殘酷無處不在

    進步和偉大

    是吃著帶血的饅頭

    長出來的

    即使文明出現

    各種的野蠻如影隨行

    在孤獨和靜默中的艾米莉

    用她的一千八百首詩歌

    建造了她的秘密廟堂

    她用無聲無息的寫作

    對抗著病懨懨的世界

    丑陋的世界

    誕生著一個又一個的

    音樂家哲學家詩人大師

    暗夜中

    光亮熠熠生輝


    晚安,暗夜

    你好,光明

    ▲這是我的詩集中的一首。\(^o^)/~


    我接下來談思想哈。回到1700-1848年,繼而至2010年和未來,真實發生的是人均收入增長了至少16倍。這還是極為保守的估計,直到20世紀才逐漸為經濟學界所認可。在許多經濟學家和經濟史學家中間,這種認識漸漸否定了資本積累通往極大生產力的概念。麥克洛斯基的研究很有意思。他說,哈耶克曾對此寫道:“我們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除了資本積累外,“至少要歸功于知識的增加”。也就說很多思想大師所說的“啟蒙”。伊斯特林在提到他的導師——偉大的經濟學家庫茲涅茨時,認為他相信“經濟學的恩賜——技術、嗜好、制度——是歷史變革的關鍵角色,因此,多數經濟理論對理解長期歷史變化只有極為有限的相關性。”于是,開始有很多經濟學家會把歷史變革的根源進一步推到人的思想上。而使西北歐和全世界繁榮昌盛的,正是關于蒸汽機、股市、電燈泡和谷物貯存等的思想,而不是由資本積累建成的高樓大廈或建筑自動化系統。先有思想后有創新。而科學革命的思想導致了創新。正如后來的科斯所說,思想市場的繁榮,才能真正造就繁榮。另外有一位名叫克拉夫茨這樣寫道:“工業革命的標志是誕生了一個能夠維持技術進步和快速增加全部生產要素的社會。”

    科學和技術進步,不僅僅是“術”的層面,在我看來更是“道”的層面——古往今來,多少思想大師都是技術思想史和技術哲學的研究者——科學和技術,直接關乎到政治和社會的變化——推動歷史進步的,是思想,而不單純是物質,或者是技術——要知道,人類歷史上,發生了無數的技術進步,但最終并沒有促進人類進步。

    更直白的說,歷史的進步,與思想啟蒙運動、企業家尊嚴和個體自由是密不可分的。而歷史行進到今天,區塊鏈除了技術本身的優化進步以及相關應用之外,給人們和社會帶來“大震蕩”的,當然是思想的大碰撞和大啟蒙。除此之外,還有一種“百萬反叛”的力量。社會的進步也恰在于此。正如熊彼特所說的,“創造性的毀滅”

    很可惜,我們今年上半年,除了幣圈的一塌糊涂和眾多的空氣幣之外,并沒有真正的思想大討論,就像當年的存在主義咖啡館一樣,還有真正有尊嚴和價值媒體的缺失,導致區塊鏈的一個初始良機喪失了。。。

    幸好,還有榮格財經,以及區塊鏈思想者四十人論壇,O(∩_∩)O哈哈~自夸下,別打我。

    因此,我們在關注區塊鏈經濟性本身的同時,也必須重視對思想性的關注和研究。這也是我最初發起成立區塊鏈思想者四十人論壇的最大初衷,同時感謝郭善琪老師和朱幼平老師等兩位老師的呼應和贊同,以及共同發起。昨日在群里分享數字經濟思想的劉志毅老師,同樣也是區塊鏈思想者四十人論壇的成員。榮格財經上已經發表了志毅老師的多篇系列思想研究文章。而思想市場的繁榮和開放,必定推動眾多的參與者參與到實際的創新行動中去。其中,不乏大量的創業者。無論成敗,都是值得贊賞和尊重的。因為,這是社會活力和進步的源泉。

    我抄錄了一段文字,特別特別的好——截止到今天,18世紀中葉,一個叫塞繆爾約翰遜的文人,曾寫下的頌揚創新的詞語,依舊不過時,讀來依然是振聾發聵的:“我們有理由預期,這類人(創業者)的嘗試常常以失敗收場;然而,從這類人身上,也唯有從其身上,我們可以期待大自然的處女地得到開發,幸福生活需要的藝術得到發明。如果他們被普遍阻撓,藝術和發現將不再有進步。嘗試任何先前沒有確切成功把握的事情,都可視為創業。心胸狹隘的人或會責難和鄙視創業者;若我們縱容嘲笑的自由,則任何人都會嘲笑他所不明白的事物,任何創業都會被視為瘋狂,任何偉大或新穎的設計都會遭到責難。”我把這段話同樣獻給群里的每一位參與區塊鏈的勇敢者們,包括我自己。

    這就是思想的力量。如果沒有這種情操和開放,任何的科學和技術落地應用,都會顯得難上加難。思想市場的繁榮,首先大于一切。說到區塊鏈的“思想”,它是生產關系的革命——生產力一直在告訴增長,而生產關系基本無動于衷——如今,需要作出改變的時候了。高速,但,看待區塊鏈,以未來來看現在,而不是以現在來看未來。可問題是:未來是怎樣的——未來是不確定的,所以,區塊鏈到底會如何,同樣是不確定的——我們每一個人都不能假裝知道。可,無論未來如何,有關區塊鏈的五個命題,是“跑不掉的”:秩序共識;個人主義;重回社群;世界體系:新共同體。

    首先,秩序共識


    開宗明義,【秩序共識】才是利益“歸于大眾”的前提。這一點,在老趙眼里,是毋庸置疑、不二法則。也只有如此,才是最大的公平和正義。沒有【秩序共識】和由此建立的規則和制度,就是亂象,就是少數利益者憑借情緒制造、信息真假不對稱等從中得利,而亂象才是大眾的“天敵”和禍害。當然,更多時候,大眾成為這種亂象的“幫兇”以及“受害者”,則屬于另外一個探討的話題。或者無需探討,《烏合之眾》的作者早就告訴了我們這一點。何為秩序?老趙看很多文章在提及比特幣和區塊鏈時,都會提及和表達這一點:哈耶克的自由經濟學派的精神。在老趙看來,這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哈耶克才是【秩序】的擁躉者。作為制度學派的著名人物,哈耶克認為,自由與秩序的關系是表面上對立,實質上的統一。秩序是自由存在的基礎,自由是秩序存在的目的。兩者不可分離,沒有秩序的自由是任意,沒有自由的秩序必然導致暴政。也就是說,秩序可以保障自由。

    哈耶克最著名、最博大精深的理論就是“自發社會秩序”的理論體系,憑借這一理論體系他進而提出了“自發秩序”的概念,并認為“自發秩序”才是亞當斯密所闡釋的“看不見的手”。但“自發秩序”是有“軌道”的,而不是亂象。正如哈耶克所強調的那樣:“我更喜歡秩序的概念而不是均衡概念,它的優點是,我們能夠有意義地談論在不同程度上接近于一種秩序,而這種秩序也可以在整個變化過程中得到維持”。從這個意義上說,秩序的建立是“動態的”,是“重復博弈的”,而不是“中心化的”。

    但,自由主義并不代表無政府主義,更不代表著無秩序。人們的一種普遍的“誤解”是認為哈耶克是“去國家化”的自由主義鼓吹者,殊不知他是有自己的“底線”。人類從沒有在無政府主義狀態下過——即使道德市場主義者,對此也保持著憂慮和懷疑。我的看法是:物理世界和平行世界會并存,但不同的動態博弈。

    目前,各界人士的注意力開始由幣圈的炒作逐漸轉移到鏈圈的技術應用等。“動態的秩序”正在進行。這不是一種靜態的均衡的秩序。而這種【秩序共識】一定是動態進行的。盡管按照哈耶克的理念,“自發秩序”是社會自然演化中最可能幸存下來的“秩序”,從而是一種完全自發的而非“人為設計”的產物。但這種【自發秩序】也是社會相互博弈后最終留存下下來的那個。

    所有經濟的背后,都事關【政治秩序】。只要讀讀福山的《政治秩序的起源》一書就非常清楚了。更何況,人類從來沒有“在真空下可以存續下去的情況”。但,區塊鏈是否對此的一種終結?我不敢假設。盡管,在政治面前,秩序并不總是由道德支配。同樣,在經濟面前,財富并不總是由好人所得。可這并不意味著我們不需要秩序,我們不需要做個好人。否則,我們都是韭菜。現實中如此,平行世界里依舊如此。其次是個人主義。有亂象,亂象中有梟雄,也有騙子。但更有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同時伴隨著不間斷的“撕逼”、爭吵和相互的詆毀。期間,更有眾多的來自于各個領域的“有心人”爭相借著區塊鏈“上位”,昨日還是所謂的新零售導師,今日搖身一變就成了區塊鏈導師;昨日還是咨詢師,今日就成了區塊鏈大神;昨日還是對區塊鏈不屑的投資人,今日爭著搶著談論區塊鏈的各種觀點吸引鎂光燈的注意…這就像民國初期的“遺老遺少”一樣,有的讓人大跌眼鏡,有的讓人佩服有加。一切都無可厚非。福山又說了,人類天生追求的不只是無知,還有認可。又稱作地位。地位是相對的,即經濟學家弗蘭克所稱的“地位性物品”。追求認可或地位的斗爭,包括話語權,都是零和,一方的增益就是對方損失。“所有的社會都制造現實的心智模型。”福山一語道破。所以,比特幣和區塊鏈江湖上,才有了門派,才有了勾心斗角,才有了相互媾和相互做局。但不管怎樣,比特幣和區塊鏈同時又帶火了一個詞:“個人主義”。個人主義是一個非常復雜的政治哲學理念,絕非簡單的“個人至上”等口號可以概括。既然人們習慣將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政治與經濟學理論淵源到哈耶克這里(這一慣性與人們認知哈耶克的貨幣理論等有直接的關系),還是用哈耶克的思想來理解個人主義。正如哈耶克在《個人主義與經濟秩序》一書中指出,“真個人主義首先是一種社會理論,亦即一種旨在理解各種決定著人類社會生活的力量的努力;其次,它才是一套從這種社會觀念中衍生出來的政治準則”。

    真正的個人主義的最基本的意義是代表了一種對于人類社會研究思索的方法。在哈耶克看來,個人主義是市場經濟的社會觀念基礎,而真正的個人主義必然需要認識到個人知識的局限性,每個行為主體都只能根據自己的信念和所掌握的信息作決策。而區塊鏈恰恰為個人開了一扇門,讓更多的光照射進來,啟迪思想,開啟機遇,從而形成真正的“個體力量的崛起”,這才是要義。而個人主義才更有意義。比如,Token在某一天被應用到民主選票上,比如個體力量的釋放在區塊鏈技術設計的激勵體系下可以發揮的更加淋漓盡致,即“每一個人都有價值”。再進一步說,公司會消亡。

    這是一個有關“未來公司”的命題。非常值得討論和研究的一個課題。區塊鏈一定會促進公司化時代的最終消亡,一定會最終迎來“自由時代”的到來。

    所以說,我一再說,研究區塊鏈,必須首談思想,\(^o^)/~從思想的根源上看區塊鏈,以及動態的未來。話說回來,個人主義的本質是“讓每一個人都有價值”,而由此而引發與帶來的個體力量的崛起,則意味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但無論是個人主義,還是個體量,都不意味著可以為所欲為、無政府主義和非道德。

    因此,區塊鏈為何是文明級的,不是現象級的~~其實,盡管是個技術,但從思想和歷史大變遷來看,絕非小可。都是暗合和遞進的。就像某種無形的力量在推著人類走。話說回來,個人主義的本質是“讓每一個人都有價值”,而由此而引發與帶來的個體力量的崛起,則意味著社會文明的進步和發展。但無論是個人主義,還是個體量,都不意味著可以為所欲為、無政府主義和非道德。

    第三是重回社群。這就要談到福山了。我是上大學的時候接觸福山著作的,那時我根本看不懂。尤其是他那本歷史的終結與最后一人。對不起,我最開始已經說了:我不談技術本身。因為我不是技術人士。我只談我的思想邏輯。可以求同存異。

    福山的《信任:社會美德與創造經濟繁榮》一書對此有著深邃的見解:自發社會是信任生長的土壤,而信任的擴展有賴于社會資本的積累和社會的生長。請注意:這句話里有“社會資本"四個字。

    為什么大家都覺得區塊鏈有大眾機會了?有可以翻身的機會了?。。。其實并不是技術本身。而是”社會資本“的機會來了。因為什么?因為TOKEN,因為智能合約,因為分布式。。。。

    很早很早之前,也有”社會資本“啊,但為何沒什么用?因為壓根沒有分布式,TOKEN激勵和智能合約等等。所以,為什么一談到思想,就認為空呢?沒有思想,就談不上創新。

    還是抄錄福山的一段話:“人類必須學會如何相互協作,之后才能創造財富,如果還想要有進一步發展,則必須創建新的組織結構。自工業革命以來,組織創新一直扮演著極為重要的角色。自發社會與組織創新的關鍵在于自發、自主、自治和主體性。簡而言之,自發社會形成的根本在于社會主體性的培育,尤其自組織的社會生活的培育與公民的成長。”

    而區塊鏈技術與思想,正在為這種新可能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歷史契機。但同時,我們必須要看到另一種我們不愿面對的可能糟糕的結果,這種結果是更加遠離“活生生的”,是更加“虛擬的”,甚至有可能是“極端冰冷的”。

    “以共同體為代價的個人主義的擴張還與電子技術有關。雖然,因特網的鼓吹者認為計算機為建立不受地理位置限制的’虛擬共同體’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二戰以后的許多技術創新都讓社會生活變得越發私人化。從前人們的娛樂都是交互的,比如集市、同好聯誼會,乃至單純的交談;自從有了電影和電視,娛樂變成了單向交流,人們沒有了直接交互的機會......盡管從新興網絡技術中可以看到一些相反的趨勢,但是虛擬共同體是否會取代面對面的共同體,這一切都有待觀望。”區塊鏈能幫助我們嗎?區塊鏈+社群,或是一種最大的“應對方式”之一。

    社群是社會資產,社群并不是工業資本包括商業資本意義上的。大家都知道,現代資本主義是反復的“創造性破壞”的過程。按照福山的說法是,隨著技術的向前推進,市場擴張,新的組織形式誕生。在這一過程中,舊有的社會團結形式被無情地踐踏。最初的工業革命破壞了行會、村社、大家庭、家庭手工業和農民社群。持續的資本主義革命瓦解了本地社群。

    “但資本主義能摧毀多少共同體,就能創造多少新的共同體。”而區塊鏈技術、思想和社群,則為我們嘗試推開新世界的大門并充分展現出社會資本的力量,提供了新的時代可能。區塊鏈無疑給包括人力資本在內的社會資本的價值創造了真正的機會。舊時間是工業資本為王的,新世界將迎來社會資本的時代。更重要的是,因應區塊鏈而產生的Token激勵正是將社群中的“每一個人都有價值”。社群里的“每一個人”都不再是“局外人”,都是其中的必然的“信任分子”,各個“區塊”由鏈相連,從而形成社群的“區塊鏈”。

    所以,社群”上鏈“,或是最靠譜的一種”上鏈“。

    至于目前的”幣改“,有很多我并不看好。畢竟,基礎設施都沒健全,你幣改什么啊。我只是說當下哈。


    肖風最新演講:目前重點應發展區塊鏈技術及各種原生應用,而不急于發展“區塊鏈+”行業應用

    https://mp.weixin.qq.com/s/CcHmunzRbN0fGOfIGn3vGQ


    第四是“世界體系”。我現在談這個話題,就像我1999年在華潤,2000年在南方報業我們談互聯網一樣,很多人會認為是”無稽之談“。世界體系,是個政治經濟學范疇里的專業話題。典型的代表人物就是沃勒斯坦,他提出了非常有名的世界體系理論。他的理論體系經常被中國的學者、專家和官員來引用詮釋中國的發展道路。為什么都是小國家在ALL IN區塊鏈,尤其是發幣,開交易所。。。?我說的是公開。區塊鏈,不僅對個人,而且對一國,都是一次機會,當然伴隨著也是世界體系重塑的可能。

    自牛頓力學產生以來,追求科學是文明的象征。這一思潮伴隨英國工業革命以及資本主義的全球擴張,成為一種具有普遍性的文明,這是資本主義世界體系文明上的表現。對于核心國家創造的科學文明,邊緣國家處于兩難境地,很難作出有效的反應。

    進入20世紀以來,資本主義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首先是各種社會主義思潮的出現,接著是20世紀中葉后期民族主義思想的興起。可以說,當今社會,資本主題社會主義、民族主義是駕馭人類思想的“三駕馬車”,它們互相斗爭,又互相牽制,出現了空前的文化多元現象,這使得現代世界體系內中心國家文化的滲透力量遭到抵制和反滲透,現代世界體系出現了文化層面上的結構性問題。

    而關于政治經濟發展有三種思想理論一直伴隨著這個世界的沖突、融合與發展。這三種思想理論也是對于在未來人類進程中將如何發展的三種估計:自由主義的、馬克思主義的和列寧主義的這三種模式。無論是哪種模式,在阿爾蒙德看來,始終由四個因素支配著積極和向前發展的運動,即包括四個變量:兩個政治變量是政府能力(或權力)、人民參政情況(或民主化);兩個經濟變量是經濟的增長和分配,或者試財富和福利。區塊鏈在世界體系的可能變化方面,可能發生著作用或影響。區塊鏈被稱為新世界,可并不是賺錢割韭菜的世界,而是”人的世界“。

    但,區塊鏈“新世界”并不意味著“最近”,也不意味著任何一個具體的時間點,“新世界”是和原來的“世界”對應的概念,它在政治、經濟、文化和技術等方面,正發生著與原來的“世界”不同的表現、作用和影響,既是對原來的”世界體系“的沖擊,又是對原來的”世界體系“的迭代和升級——基于原有的相關要素的大組合,大釋放和大爆發,并才有了新世界體系建構的最大可能,也即新世界秩序。在這方面,我有六點個人之見:

    我之前也發表過,我拷貝到群里。

    • 1,作為投票權的Token并置入政治思想史的邏輯框架下,是有益于人類和社會的,并推動民主共識的機制構建。

    • 2,作為投機的Token依然屬于商業范疇,是人們對Token的狹隘化定義和使用,而這最終是被政府所樂意看到的結果,無非是嚴肅監管而已。

    • 3,必須警惕舊世界的財富精英們對區塊鏈新世界的話語權的概念濫用和搶占,因為他們不是思想家,他們也不是漢密爾頓,他們的眼里可能缺少“人類關懷”,所以需要區塊鏈的啟蒙之地、啟蒙之舉。

    • 4,從本質上說,區塊鏈是“歸于大眾”的,但現實往往是異化的,是新的“話語霸占”和新的”中心化“。而導致這樣的境地,是因為沒有大眾的參與、媒體話語的缺失以及民間智庫的建立。

    • 5,區塊鏈是雙刃劍,在加速度推動人們跑步前行而又被情緒裹挾不知方向和終點為何的時候,更重要的是技術進步向語言消失邁出的死后,再往前走就是純想象、情緒、圖像和符號構成的”美好社會“了,而地基可能很虛弱,就想象成了高樓萬丈,這是危險的。

    • 6,只要對20世紀兩次世界大戰稍作觀察,不難發現,如果沒有秩序和規則,將是十分危險的,而秩序和規則,恰恰是人類政治學的范疇。人是天生的政治動物,當人們在概念滿天飛和情緒波瀾壯闊中妄想”消滅政府“時,這本就不是重復性博弈,而是零和博弈。人類如此的話,劫難就會發生。

    “一個新的世界體系”有可能正在借此推動和形成。沃勒斯坦的“世界體系”顯然已經開始過時。但有關“世界體系”的深層次思考必須值得我們所有人注意。這里面會牽扯到全球貨幣體系的變化、全球金融體系的洗牌,以及全球新的“世界經濟強弱關系”的新局面,不容忽視。

    最后是共同體。正是由于有了區塊鏈,可能會真正早就超越血緣、地緣、族群、國家的“人類共同體”,而這個“人類共同體”就是一個區塊鏈的大社區。這是后話,也很復雜。這里就不再探討。推薦訪談郭老師的這篇文章。

    區塊鏈不是魔也不是神 八大應用場景四大共建群體全探究 | 思想者四十人論壇

    https://mp.weixin.qq.com/s/BLEX0hCsHqky72YHuOooYw

    IDER智庫創始人劉志毅:一種新的看待區塊鏈技術的理論體系 | 思想者四十人論壇

    https://mp.weixin.qq.com/s/kX1sfq6iZm0d_EV53OYfHw

    還有這篇。

    三、社群道路

    今天分享的第三個方面就是社群道路,是區塊鏈與社會資本。這個方面,我寫過很多文章,都首發在了榮格財經上。我將一些鏈接發在群里。我就不再多談了。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看下。因為,社群這個話題很大,談多了,可能會顯得空。但實際上,與區塊鏈共同體社區建立,密切相關。社群是一個相當有意思的話題。我的一個總體觀點是:未來的積蓄,不再在銀行里,而是在你的社群里、社區里,而每一個人都有自己的社會資本,并在區塊鏈世界里真正的發生效用。

    這篇萬言書,對社群建立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看下。


    “窮人也是贏家”!榮格財經總編輯萬字長文再論區塊鏈與社群 | 榮格財經課堂

    https://mp.weixin.qq.com/s/rSF6_7FodTAvASNGoTK4Bg


    最后,我發個鏈接,關于比特幣和區塊鏈的起源。這是我寫的。只是還沒寫完。因為,自感功力還不夠,好多東西真的不懂,所以還在斷斷續續中。


    首發十萬言區塊鏈史:比特幣無罪與平行世界誕生的時刻 | 榮格財經課堂

    https://mp.weixin.qq.com/s/BgnOfNcO9QbpJH-PGr8p_w

    搞懂區塊鏈項目估值是一個真實持久的難題 | 榮格財經述評

    https://mp.weixin.qq.com/s/1Yv0dzjrwS0YKFvrfRs1ng


    好了,我就厚著臉皮談到這里哈~我也是盡力從我個人的角度來觀察和思考,談我的個人看法。我個人認為,區塊鏈世界里,沒有長短,也沒有對錯。只要不作惡就好,\(^o^)/~

    當然,區塊鏈不是萬能的~關于今天朋友圈刷屏說的疫苗之王的那個,以太坊上,其實可能和改變疫苗監管之亂,并不起到實質作用。因為,人性,還是貪婪和善良并存的。區塊鏈始終改變不了人性。

    所以,我最終還是那個觀點,非常同意約翰格雷的意見:科學之外,進步也僅僅是個神話而已。

    還有哈,我補充一點:之所以先談思想,還有另外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不讓常識異化”,比如什么是社群(不是微信群),什么是社區(不是韭菜池或流量池),什么是通證(不是代幣),什么是科技進步(進步的不只是技術本身,而更應是技術思想的進步),什么是應用落地……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