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業界提出的各種服務于資產交易的去中心化方案根據交易模式和清算方式大致可分為以下幾類:
(一)自動做市商模式
這方面的典型代表有Bancor和Kyber兩個項目。
在經濟學中的資產交易方面有一個經典問題叫做“雙重需求巧合”,Bancor協議引入了一種技術解決方案,通過使用以
區塊鏈為基礎的智能合約和儲備貨幣來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協議可以讓所有人創建代幣,這種代幣以預先設置的比率來持有一種或幾種其它代幣作為自己的儲備金。這些儲備代幣可以是法幣、數字資產或其它
加密貨幣。通過使用這些儲備金,新創建的代幣直接獲得價值,不管交易量怎樣。它還直接獲得了它本身和儲備代幣之間的匯率,因此不管什么時候它都能兌換回它的儲備代幣,不管有沒有買家。
這樣的“本質可交易代幣”使用了簡單的數學公式,這個數學公式中有一個常量,它是在發行者創建他們新貨幣時定義的——恒定儲備金比例,或稱為CRR(Constant Reserve Ratio)。CRR規定了代幣的一部分(0%到100%之間)會被作為儲備金持有,以此來為新創建的代幣背書。這個公式計算儲備代幣和新創建代幣之間的關系來為新代幣制定單價。這是一種新價格發現方式,它不依賴交易第二方的參與,也不依賴第三方作為經紀人來進行交易。取而代之的是它利用了智能合約中的透明的數學公式。這樣就會產生及時的流動性,不管交易量有多少。Bancor的做市商定價公式較為簡單,在Gnosis項目中,針對代幣定價使用了LMSR(Logarithmic Market Scoring Rule)算法。
Kyber使用儲備庫替代了維護全局的交易指令集。圍繞儲備庫,網絡設置了儲備庫貢獻者、儲備庫管理員等系統角色。儲備庫的提供者可以是網絡本身,也可以是網絡參與者。不同的儲備庫由不同的儲備管理者管理。儲備庫內存儲數字資產,資產之間的兌換率由儲備管理者快速更新。智能合約則根據整體儲備狀況獲取各資產間的兌換率,決定合適的比率(即交易價格),完成交易的匹配。多個儲備庫共存有助于消除因儲備壟斷而帶來的價格偏離。
Bancor和Kyber兩個項目都采用了中央對手方模式提供交易流動性,和傳統模式的差異在于其中央對手方是區塊鏈上的一個智能合約,因此不存在違約風險,無需監管機構的介入。兩個項目的差異點在于Bancor提供的買賣報價是根據其儲備資產動態計算的,而Kyber的報價則由儲備庫管理員持續更新。
(圖1:Bancor協議)
(圖2: Kyber協議)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