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就在
幣圈絕大多數人還在關注著
FCoin與傳統交易所之間的愛恨情仇時,一個頗具里程碑意義的時刻悄然地發生了:曾經萬眾矚目的公鏈項目EOS,完成了它發展歷程中的第一起仲裁事件。
眾所周知,在一陣不大不小的風波之后,EOS的主網最近終于正式了開始啟動。按照規則,在EOS主網正式啟動后,會有72個小時的代幣鎖定期,只有在鎖定期過了之后,投資者的EOS才可以隨意轉入轉出。 然而,正所謂人紅是非多,EOS不僅主網啟動過程磕磕絆絆,就連代幣的鎖定也是新聞連連——就在這72小時的鎖定期內,7個EOS賬戶疑似遭到了釣魚網站的攻擊,私鑰被盜。不出意外的話,一旦代幣解鎖,上述賬戶里的EOS代幣,將全部被掌握了私鑰的黑客轉走。而此時的解鎖時間,已經只剩下不到32小時。
【注】這里的“32個小時”,指的是從被盜賬戶的擁有者發現情況異常,到代幣即將解鎖的時間。
怎么辦?
就在這糾結的時候,本文的主角——ECAF出場了。
先來個大家簡單地介紹一下,所謂的ECAF,它是EOS Core Arbitration Forum的縮寫,也就是“EOS核心仲裁法庭”的意思,由經過專門培訓的獨立仲裁員通過審核后組成。這么說吧:如果說“EOS憲法”是游戲規則,那么我們熟悉的超級節點(即BP)算是運動員,負責維護整個EOS網絡的正常運行,而ECAF則是裁判員,負責確保EOS網絡的參與者都按照EOS的憲法來行事,并解決EOS網絡上所產生的各項糾紛。
那么,面臨黑客盜幣的危機,ECAF方面是如何應對的呢?最終的結果是:經過協商,21個超級節點一致同意暫時凍結私鑰被盜的7個賬戶,直到ECAF查清事情的原委后,再做后續行動。
OK,EOS的“仲裁第一案”,到這里就基本結束了。很少有人意識到,這個仲裁的過程出現了哪些不對勁的地方,畢竟,只要最終的利益能夠得到保障,沒有人會較真出結果的過程,就好像
以太坊在拋棄了“不可篡改”的原則,把被盜的幣返還給DAO的投資者之后,一樣得到社區大部分人的支持,并且滋滋潤潤地發展到了今天,反倒是堅持原有交易記錄的ETC,被趨利避害的人性拋棄后,始終過得半死不活。
故事到這里,本該告一段落了。超級節點們和ECAF聯手解決了一個突發問題,本應是一件值得慶幸的事,然而萬萬沒想到,僅僅3天之后的6月22日,EOS網絡又爆出了一個巨大的幺蛾子:在沒有給出任何理由的情況下,ECAF發布了一份“緊急保護令措施”,命令EOS的各超級節點,無限期地拒絕處理來自27個錢包地址的交易,直到ECAF發出進一步的正式通知和指示。
這一套師出無名的詭異操作,讓EOS圈子徹底懵逼了。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