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虹:雖然近期我國碳價從80多元每噸回落到70多元,但這個價格已經算是較高位。從大方向來說,我國的碳價一定是走高的,而且會越來越高。
一方面,碳價是碳環境容量的市場定價,是資源稀缺度的反映。隨著未來
碳交易市場擴容至其他行業,
碳排放配額肯定是越來越稀缺的。
另一方面,國際碳價也會影響我國的
碳市場。現在歐盟碳價已經超過100歐元每噸,歐盟碳邊境調節機制也開始試運行,而歐盟的碳邊境調節機制,實際上征收的是碳價的差價,即企業在中國付出的碳成本和歐盟碳價之間的差價。如果我國碳價越低,出口企業要給歐盟交的錢就越多。
此外,目前我國碳價確實還沒有達到該有的價格,但是,碳價也不會突然提高很多,要考慮到企業的承受能力,碳價應該在政策的引導下漸進式上升。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