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府〔2023〕84號
各區人民政府,市有關單位:
現將《深圳市碳達峰實施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組織實施。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請徑向市發展改革委反映。
深圳市人民政府
2023年9月12日
深圳市碳達峰實施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于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重大戰略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全面落實《中共
廣東省委 廣東省人民政府關于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推進碳達峰碳中和工作的實施意見》《廣東省碳達峰實施方案》,以先行示范標準推進碳達峰工作,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系統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一中、二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對廣東、深圳系列重要講話和重要指示精神,立足新發展階段,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著力推動高質量發展,提高戰略思維能力,把系統觀念貫穿“雙碳”工作全過程,加快推動能耗雙控轉向
碳排放雙控。以
能源綠色
低碳轉型為關鍵,推動能源資源節約集約利用,促進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重點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強化綠色低碳技術引領作用,著力推動綠色低碳產業發展,加快實現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綠色變革,以先行示范標準走出一條具有深圳特色的智慧化、精細化超大城市碳達峰路徑,助力深圳加快打造更具全球影響力的經濟中心城市和現代化國際大都市,建設好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范區,創建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城市范例。
(二)主要目標。
“十四五”期間,現代產業體系核心競爭力大幅提升,現代能源體系初步形成,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顯著提高,工業、交通運輸、城鄉建設等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取得積極成效,綠色低碳創新能力明顯提升,生產生活方式綠色轉型全面推進,在全國率先建立并實施碳排放雙控制度,為國家、省推動能耗雙控逐步轉向碳排放雙控提供深圳經驗。到2025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能源消耗較2020年下降14.5%,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確保完成國家、省下達指標,為全市碳達峰奠定堅實基礎。
“十五五”期間,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成為全國典范,能源資源利用效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重點領域形成低碳發展模式,綠色低碳技術廣泛應用,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成為公眾自覺選擇,全面建立目標清晰、基礎扎實、運轉順暢的碳排放雙控制度體系。到2030年,單位地區生產總值二氧化碳排放的控制水平在全國、全省先行示范,實現2030年前碳達峰目標。
二、重點任務
將碳達峰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和全過程,實施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節能降碳增效行動、工業綠色低碳行動、交通運輸碳達峰行動、城鄉建設綠色低碳行動、科技賦能碳達峰行動、市場助力碳達峰行動、生態系統碳匯提升行動、綠色低碳全民行動、碳達峰試點示范行動等“碳達峰十大行動”。
(一)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行動。
深入推動能源供給結構綠色低碳轉型,推進“控煤、減油、增氣、增非化石、輸清潔電”,穩妥控制“高碳”能源供應,推進“零碳”能源多元供給,完善新能源供給消納體系,加快建成清潔低碳、安全高效、智慧創新的現代能源體系。
1.合理控制煤炭石油消費。合理建設支撐性和調節性清潔煤電,推動媽灣電廠現役煤電機組清潔化及靈活性改造升級,實施煤電碳捕集利用與封存示范工程。開展成品油行業專項整治,提高成品油質量,加快交通領域油品替代,鼓勵生物液體燃料等替代傳統燃油。
2.充分發揮天然氣支撐作用。推動老舊小區、城中村以及
餐飲場所等實現管道天然氣“應改盡改、能改全改”。到2025年,管道天然氣普及率達到95%以上。穩步推動天然氣調峰電站發展,加快建設光明燃機、能東二期等天然氣發電項目,鼓勵建設天然氣分布式能源系統,支持老舊氣電升級改造,推動天然氣加氫發電。“十四五”期間新增氣電裝機容量約600萬千瓦,實現氣電裝機規模倍增。建設大鵬液化天然氣走廊,推動深圳市天然氣儲備與調峰庫二期、廣東大鵬液化天然氣接收站擴建工程儲氣設施、國家管網深圳LNG應急調峰站二期等項目建設。持續推進深圳天然氣交易中心建設,加快建成亞洲東部液化天然氣加注中心,2025年完成國際航行船舶保稅LNG加注50萬立方米(液態),吸引國內外優質燃氣企業在深設立貿易公司,全力打造天然氣貿易樞紐城市。
3.大力布局發展新能源。積極推進分布式光伏發電,擴大“光伏+”多元化利用范圍,推動與相關基礎設施一體規劃建設。積極推進海上風電開發利用,推動粵東海上風電登陸深圳。高標準推動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設,支持開展燃煤耦合生物質發電。持續提升核電裝備可靠性,推動核電運營能力全面邁向卓越。推進氫能在交通運輸、分布式發電、前沿新興及交叉領域的應用,探索地熱能、海洋能等開發利用。“十四五”期間,累計新增光伏發電裝機容量150萬千瓦;到2030年,光伏發電裝機容量達240萬千瓦。
4.構建現代智能電網體系。持續優化500千伏主網骨干架構,積極推動藏東南至粵港澳大灣區±800千伏直流輸電工程落點深圳。全面提升智能調度水平,建設柔性、互聯、開放的配電網,加快推動對智能樓宇、分布式風光、儲能、車網互動等負荷的接入及協同控制,促進分布式能源高效就地消納。加快推動虛擬電廠建設,提升電網需求側響應能力,鼓勵結合電網調峰調頻需求布局電源側、電網側儲能系統,開展源網荷儲一體化和多能互補試點。鞏固深化堅強局部電網建設,提升在極端情況下城市基本運轉能力。到2025年,交直流通道送電能力達到1500萬千瓦,虛擬電廠負荷調節能力達到100萬千瓦;到2030年,交直流通道送電能力達到2500萬千瓦,虛擬電廠負荷調節能力達到150萬千瓦。
(二)節能降碳增效行動。
堅持把節約能源資源放在首位,實行全面節約戰略。進一步提升節能管理精細化水平,合理控制能源消費總量,聚焦重點用能設備實施節能行動,扎實推動新型基礎設施節能降碳。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