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看似已有共識的問題為何推動如此困難?我國要實現“雙碳”目標又該以何為關鍵抓手?被寄予厚望的全國
碳市場又該如何更好發揮作用?圍繞這些問題,《
金融時報》記者采訪了業內專家。
實現“公正轉型”
2015年,《巴黎協定》提出把“全球氣溫升幅控制在2℃范圍內并為1.5℃目標而努力,爭取在本世紀下半葉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各締約方紛紛提交并增強自主貢獻承諾。但是,從近年來的實際情況看,全球已經嚴重偏離1.5℃目標。
根據《報告》,發達國家減排進程整體緩慢,特別是受新冠疫情、地緣政治和
能源危機的影響,應對氣候變化的優先級顯著下降。發展中國家受資金和技術水平的限制,應對氣候變化需要得到相應的支持和援助。如果允許發展中國家和地區的減排進程稍慢,那么為保證1.5℃目標的實現,發達國家應行動得更快。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