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候變化并不等人。”博鰲亞洲
論壇秘書長李保東在9月7日舉行的《基于激勵機制和
碳市場的凈零路徑》報告(以下簡稱《報告》)發布會上表示,今年以來,極端天氣已給世界帶來巨大現實危害,并可能成為“新常態”。
聯合國秘書長古特雷斯曾疾呼,“我們面對的是一個正在燃燒的星球”,“需要雄心來將升溫控制在1.5攝氏度以內,把人類從氣候懸崖邊拉回”。
在這方面,中國已作出鄭重承諾。中國是《巴黎協定》的締約方和堅定支持者,2020年9月,習近平主席在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提出了“雙碳”目標。而這是一項復雜艱巨的系統工程,需要設計好凈零路徑來保障
能源供應安全,滿足經濟持續發展對能源的巨大需求,照顧利益受損害的地區和人群。
不過,盡管氣候變化已給世界多國帶來巨大現實危害,地緣政治危機引發的全球能源危機和能源安全問題又令各國自顧不暇。去年11月,沙姆沙伊赫全球氣候大會在設立氣候損失和損害基金上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但在提升氣候雄心上成果有限。“這實際體現出應對氣候變化在各國政府的政策優先級和企業目標優先級中的現實排序,以及在多目標下落實氣候變化目標的難度。”業內專家表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