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軼颋:有關中國碳價與歐盟碳價的差距問題,我認為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來看:
一是要把我們自己的事做好。由于中國和歐盟之間
碳市場的發展階段不同,碳市場的交易主體和運行機制存在差異,所面臨的經濟社會發展等宏觀環境也有差別,所以中歐碳價之間不具有絕對的可比性。目前關鍵還是要把中國的碳市場建好,不斷完善機制、防范風險、增強活力,形成科學、合理、穩定的碳價。
二是要學習借鑒歐盟碳市場的經驗教訓。在成熟的市場機制下,碳價變化反映了市場供需及其他驅動因素對市場的影響。因此,我們不僅僅要關注中歐之間的碳價差異,更要深入分析和比較造成碳價波動的原因,如,宏觀層面的國內國際經濟
金融形勢和相關政策的出臺實施,微觀層面的企業生產經營狀況和減排技術進步、碳市場本身的周期性變化等,認真總結歐盟碳市場發展的經驗教訓,通過不斷積累經驗來摸索我國碳市場運行的規律,為發展和完善碳市場機制提供科學依據和決策支持。
三是要密切關注歐盟碳市場的價格走向對我國的影響。要研究分析歐盟碳價變化趨勢及與碳邊境調節等機制疊加對我國企業和金融機構開展國際貿易和投資的影響,提前做好風險防范和政策應對,也為我國
碳交易機制的國際接軌和合作做好準備。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