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對于前兩者的貨幣特性,記賬單位則是一個比較淺顯易懂的名詞,作為貨幣計量名詞的記賬單位,我國會計準則中常以人民幣“元”作為貨幣記賬單位,當然往下的“角”、“分”同樣是其中的一類。
在不同的國家記賬單位可能會采用不同的單位,但都會存在一種能夠與主流貨幣掛鉤的兌換機制,例如美元、歐元、英鎊甚至黃金等等。
盡管存在這樣不同的記賬單位,貨幣之間的流通、轉換還是相對比較流暢的,手續費也還在可接受范圍內,只是跨國交易費率相對高些,效率也不是太高(對一些
加密貨幣而言可能是擊潰點)。
至于加密貨幣中目前接受度最高的
比特幣,其記賬單位雖然較為統一,但作為要在全球范圍內流通的貨幣,目前的轉賬效率每分鐘僅能處理420次交易事務,遠遠不能滿足作為一種流通性貨幣的需求。
更何況其轉賬手續費在比特幣交易高峰期曾創下過55美元每筆,遠遠高于單筆國際轉賬費,自然顯得不那么友好了。
相對于其他加密貨幣,例如
以太坊、
萊特幣、比特幣現金或者瑞波幣,都存在各式各樣的問題,要么是易擁堵,要么是認可度不夠抑或使用成本太高,這些都不能勝任作為一個記賬單位的需求。
因此,我們在呼吁加密貨幣的使用時,往往會受限于現階段的各種困擾,即使是比特幣這樣廣為人知的“等價物”,其背后仍然還不能滿足貨幣的使用功能。
我們前面探討的貨幣交換媒介、價值儲存和記賬單位,僅僅還是滿足于貨幣正常使用的三個屬性。
但可以直觀看出的是,目前加密貨幣并不能有效地處理好這些問題,或者說它們都還比較稚嫩,還未成長到貨幣的正常水平。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