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應對氣候變化、保證
能源安全,大力發展
低碳、可再生能源已成為多個國家能源轉型的要求。但與此同時,伴隨著全球氣候變化和能源轉型的加速,世界各地電力市場中緊急事件接連不斷。2020年8月,美國加利福尼亞州電網連續2天出現了用電高峰時期切負荷運行的限電事故,共計1.47吉瓦負荷被限制;2021年2月,美國得克薩斯州經歷了連續極端低溫天氣誘發的大停電事故,事故中執行了最高20吉瓦、最長持續4天的負荷輪停;2022年6月14日,美國中東部斷電用戶達到50萬戶;2022年6月15日,由于數日頻繁出現電力供應緊張的預警,澳大利亞電力市場運營機構在實施多次市場干預無果后宣布暫停運行現貨市場。雖然對于這些事件的發生與電力市場的設計是否有關,有何關系尚未達成一致意見,但對電力市場的設計進行完善,以更加適應新能源占比不斷提高,以及大量新能源、儲能、主動負荷、虛擬電廠等新型主體參與的情況已得到廣泛認可。
傳統的市場化機制面臨的挑戰可總結為以下五個方面:一是低碳等政策性目標對電力市場的影響加強,需要對促進政府與市場協調作用的混合市場設計進行研究;二是風光等隨機、波動性電源的增加,促進不同時間尺度的儲能的大量接入,需要研究適合儲能的物理、經濟特性的產品設計及交易機制設計;三是大量主動負荷、虛擬電廠等的參與導致市場主體的類型及數量增加,需要研究適合海量、異質資源參與的新型交易機制;四是大量零邊際成本或低邊際成本資源參與市場的情況下,如何保證各類資源的總成本的合理回收,如何促進充足、合理的發電投資;五是電網的平臺作用增強,如何建立促進源網荷協調發展的輸配電規劃、定價與管理機制。以上問題的解決均需通過設計新型的市場機制來應對。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