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環境問題、
能源安全問題日益突出,促進
低碳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促進電力系統的低碳轉型成為多個國家能源政策、能源體制改革的核心目標。包括美國PJM、英國和澳大利亞等在內的國際上多個較為成熟的電力市場都是基于以傳統火電為主要電源的電力系統進行設計,未考慮大量風、光等波動性一次能源及低運行成本電源的影響,無法充分、合理反映各種靈活性資源的價值并對新環境下充足發電容量投資進行有效激勵。基于這一現狀,適應新形勢的電力市場設計成為廣泛關注的內容。
2015年以來,我國啟動了新一輪的電力體制改革,包括中長期市場、零售市場、現貨市場等在內的市場體系不斷完善,包括
山西、
廣東等省份在內的多個地區的現貨市場已經進行了一年以上的連續結算試運行。我國電力市場在設計過程中廣泛借鑒國外成熟電力市場的經驗,也同樣面臨適應低碳轉型電力系統的挑戰。解決以上問題需要新的市場設計,包括反映多元價值的新型產品體系的設計,以及反映多元物理和經濟特性的新型交易機制的設計等。多個學者指出,電力市場是經濟社會中唯一需要設計的市場。市場設計的優劣將直接影響市場的效果。缺乏系統性、長期性、動態性考慮的市場設計,不僅達不到預期的目標,可能還會造成相反的結果。本文結合經濟學中“機制設計”的相關理論,對當前電力市場機制設計中存在的一些反直覺問題開展分析,并對研究方法進行討論。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