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要討論范圍三的減排,其實是因為它已經超越了我們企業傳統所關注的以財務指標為核心的運營的考慮。
這個考慮并不是現在一時興起,而是過去3-5年來全世界的企業,尤其是
供應鏈發生的重大的轉折。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面,尤其是中國入世以來,我們的供應鏈的最大的考慮因素其實是成本考慮,供應鏈的企業是以成本為導向來布局全球供應鏈。從大概5年前發生了變化,大量的非財務的因素開始進入了供應鏈的考慮。
主要是兩大因素,第一個是安全的考慮,第二個是供應鏈現在變得越來越考慮到價值觀的因素,價值觀的因素不僅僅是體現在國際供應鏈的要求,也體現在我們現在國內供應鏈的要求。
國際方面,比如說歐盟現在討論的碳邊境調節機制,稍微更早一點,德國要求他所有的企業,無論是在境內,歐盟內還是在海外,必須執行同樣的標準,這些標準包括勞工、環境等等。
對于中國來說,在過去幾年包括我們的紅綠燈制度、共同富裕的要求,企業的環境的要求等等,這些大量的非財務的因素開始進入到我們供應鏈的考慮里面,這是體現的一個非常大的趨勢。
從監管的需求來說,開始使這些企業為了它業務的長久可持續性,必須要考慮到我們社會和環境的需求,這個是一個由外到內的驅動的變化,并且這種驅動的變化在短時間內趨勢形成了,我覺得很難會發生改變。
那么對于我們關注的氣候變化問題來說,它其實也是從非財務指標,它現在目前還是一個非財務的指標,上升到這么高的高度,這實際上是我們現在供應鏈整個導向發生轉變的一個重大要求。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