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市場對促進范圍三的減排作用非常有限。那么全國碳市場從2021年中開始啟動到現在,第二個履約期到今年年底結束。
在這兩個履約期可以看到現在全國碳市場只覆蓋了火電行業,因此這個沒有進行全經濟體覆蓋,目前碳價比較低迷,交易也很清淡,雖然是全球最大的碳市場,但是無論是價格發現,流動性提供,還是風險管理,
金融屬性都很弱,對我們現在的全經濟體的節能減排,實現雙碳目標有作用,但是作用目前還比較有限。
全國碳市場對我們范圍三的減排,我個人觀點,全國碳市場不一一覆蓋范圍三排放有兩個原因。
第一個原因是
碳排放數據的精準度差異很大。范圍一和范圍二的數據精準度還是比較高。范圍一是最高的,范圍二因為涉及到電網用的是哪里的電,因此范圍二的排放涉及到對電網用電的假設,那么精準度已經下了一個級別。
范圍三的排放,因為涉及到一級二級三級供應商下游的價值鏈的排放,精準度又差了好幾個級別,因此我們不能把精準度相差很大的這些數據放在一起比較,這個意義不是很大,會造成碳市場的混亂,對碳市場會有很大的擾動。我們現在碳市場已經深受數據造假的困擾,在未來再加上一層不確定性,對碳市場是非常大的一個風險。
第二個原因是避免重復計算。因為范圍三的排放,歸根結底是
供應鏈排放源的范圍一排放的加總。
比如說外賣平臺,外賣平臺的范圍三,包括餐館的范圍一和范圍二的排放,也就是餐館自己燒煤氣和用電的排放,和我們騎手燒油產生的范圍一排放,用電產生的范圍二排放。
但是這個范圍二的排放,因為它是用電的排放,它其實就是電廠的范圍一排放,因此所有的范圍三排放歸根結底都可以追溯到范圍一的排放。
在未來,如果說我們的碳市場或者說碳稅可以實現全經濟體覆蓋的情況下,就不需要再進行范圍三的排放核算了。目前我們討論范圍三的排放,是因為我們的碳規制政策它覆蓋不完全,它只覆蓋了某些行業。因此為了激勵全經濟體的減排,我們是希望這些大的企業能夠站出來,來做這些自愿的減排的行動。
那么碳市場現在能起的作用是什么?雖然作用有限,它提高了一個碳價的信號,碳價它是一個指揮棒,能夠幫助企業把這些碳排放的外部成本來內化到他們的決策里面。因此碳市場加強碳價信號的有效性,應該是它一個主要的作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