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私家車、輕型貨車和中重型貨車是大灣區道路交通
碳排放的主要來源。《報告》預測,在“強化政策情景”下,大灣區道路運輸碳排放量峰值將比2020年的水平增加31%,在2026年左右達到峰值,然后到2060年降至2000萬噸二氧化碳,比2020年水平低80%。在“零排放情景”中,大灣區道路交通行業的碳排放將會在2023年達到峰值,2060年前減排幅度達到近100%,即有望提前實現“碳中和”。
《報告》認為,從短期來看,推動運輸結構調整,包括推動客運方式由私家車改為公共交通,貨運方式采用“ 公轉鐵”和“公轉水”的情況下,將比推廣新
能源汽車和提高燃油經濟性有更大的減排量。而從中長期來看,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以及上游清潔電力和綠氫的生產,在長期將產生最大的減排潛力。
對于建筑業,《報告》顯示,2020年大灣區建筑運營排放量達1.43億噸,電力產生的間接排放占到89%。報告預測,在“強化政策情景”下,大灣區將在2030年實現碳達峰,排放為1.80億噸。在“零排放情景”下,大灣區建筑領域的排放量將在2025年達到峰值1.44億噸,并將在2058年降至1000萬噸以下,即在2058年之前實現碳中和。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