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本身不是應用的驅動力,只有技術帶來的價值才是應用的驅動力。像云計算,至少從成本的角度來看,整個市場是接受的。早期馬云在做阿里云的時候,李彥宏還在嘲笑說:這個云計算怎么可能做起來,只是一個概念。
人工智能也是一樣的,早期在60年代70年代人工智能為什么應用不起來呢?主要因為當時數據的基礎還不夠。現在有了大數據的積累后,人工智能的價值就可以體現了,通過數據的積累并做一些深度學習,就可以做一些有價值的事情。
另外
區塊鏈應用本身還存在一些問題,比如說場景和技術標準。現在大家都希望自己做一個區塊鏈,但區塊鏈和區塊鏈之間怎么樣打通去支持跨鏈通信體系呢?
共識算法方面,從低頻低效轉向高效高頻、服務分片從全局知曉到局部知曉;原來一個交易必須全網絡都要知曉,現在只需要部分人知曉就可以了;另外治理方式從鏈上處理到鏈上鏈下協同;組織形式從單鏈到多鏈組合。
我希望未來的區塊鏈,
聯盟鏈加跨鏈加公有鏈的技術架構,通過這種架構,使得整個的應用場景具有可擴展性并且高效。現在很多的
區塊鏈項目,真正要落地一個商業應用場景的難度是極大的。當應用足夠多的話就會阻塞整個網絡,像以太貓就是一個例子。EOS也會有這個問題。
未來,各個聯盟鏈之間怎么去跟公有鏈之間進行價值交換,通過一些跨鏈的技術,比如說體系內的資產證券化后,在主鏈也就是公有鏈上可以通過一些權益的發行或權益的對應關系進行資產的轉換。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