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我講一下目前
區塊鏈存在的幾種主要形態:公有鏈、
聯盟鏈和私有鏈。現在公有鏈和聯盟鏈之間已經互相融合了。早期的時候,像
比特幣和
以太坊都是基于POW,這種共識算法方式還算是比較傳統的公有鏈。
但現在,EOS這種共識模式是一種典型的聯盟鏈。為什么這樣說呢?
EOS的模式不像傳統公有鏈,傳統公有鏈里面所有的共識計算都基于礦工。每一個參與的礦工都有權利獲得記賬權。但EOS更多的還是基于小群體,原來比特幣基于民主制度,到了EOS就選取了一部分代議,也就是代理制。EOS選取了21個超級節點一起參與共識。
私有鏈相對于公有鏈和聯盟鏈來說,更多的還是從權限范圍來區別的,比如說只是控制在一個組織手里的區塊鏈都可以叫做私有鏈。
現在一直討論的區塊鏈發展階段。回到早期區塊鏈1.0,我們更多還是從貨幣的角度去理解,比特幣、
萊特幣。萊特幣的做法比較粗暴,它fork了比特幣的代碼,但把整個發行量從2100萬變成了8400萬。萊特幣目前市值也是排名全球前五位,因為做得比較早。
早期還有一些數字資產的項目,像未來幣、PTS。PTS項目的創始人是BM。早期BM創始團隊預挖了一部分幣,幣價波動后價格跌得很低,導致BM團隊持有的PTS數量不足以支撐項目的運作,所以BM后來把PTS改成叫BTS,BTS采用的共識算法是POS。
接下來,我再講一下區塊鏈2.0可編程
金融,這其中的變化主要是把智能合約引入到區塊鏈里面。以前的比特幣腳本寫起來很復雜,現在基于以太坊可以通過合約的方式,來規定我跟你之間的交易行為。基于ERC20和ERC751發行數字資產,可以說智能合約打開了區塊鏈世界應用的新領域。
再看區塊鏈3.0。目前大家都講3.0是區塊鏈的未來,應該是能應用到垂直領域,而不單單是應用在簡單的智能合約上面,構建一個可編程的信用社會。
另外我再講一下共識機制,區塊鏈世界里面共識機制決定了經濟模型。比特幣基于POW,它的經濟模型相對比較簡單。EOS基于DPOS,在它的經濟模型設計中參與者就變得相對比較復雜了。比如說網絡的建設者,像超級節點建設者憑什么要參與這個網絡建設,他們一定要獲得一定的收益。另外加上他們持有的EOS保證金,他們參與這個網絡的運行或者共識出塊,是可以獲得一定的收益。早期EOS基金會提出用5%的代幣來給21個超級節點作為每年的收益。后來有一些人在質疑5%比例太高,目前已經調到了1%。
那么像傳統的聯盟鏈里面,比如說PBFT模式,這個網絡里面也需要激勵機制去建設網絡。
再接著我再講一下智能合約的概念,這里面大家對智能合約不要有誤解,智能合約并不智能。智能合約無非是一段邏輯代碼,現在對智能合約的安全性,也有人提出一些質疑。
基于區塊鏈來做代幣融資是一種非常好的創新模式。傳統的模式存在的問題是什么呢?一些好的VC機構控制著大部分好的項目來源,導致其他一些VC機構很難生存。區塊鏈世界可以讓這種投資模式變成透明化、公平化、常態化。
我們希望區塊鏈的世界可以達成一個開放、公平、共享的區塊鏈社會。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