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版權局高度關注網絡版權問題。”趙秀玲表示,一方面,不斷加大網絡版權治理力度,另一方面,積極推動
區塊鏈等新技術在版權領域的運用,提升新技術版權保護與服務能力。
區塊鏈是一項分布式的數字賬本技術,屬于新興技術領域中具有較高技術含量的一類。近十年來,中國區塊鏈相關政策、技術、應用不斷發展深化。數據顯示,中國的區塊鏈相關技術專利授權量自2016年開始快速增長。
北京市知識產權庫專家、投資人董新蕊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區塊鏈+知識產權”領域中,目前結合最好的板塊是在版權領域。一部分版權平臺可以通過區塊鏈來確權,連接司法機構、公證機構,通過讓版權方的作品數據形成哈希值(hash值,即文件的身份證)同步版權保護的各個階段,起到保護版權的效果。
“區塊鏈數據具有公開透明、不可篡改、過程可追溯等特點,與數字知識產權的產生、保護和流轉天然有機契合,為數字知識產權保護提供了新的突破口,也為未來知識產權的保護提供了好的技術手段。”董新蕊說。
在北京市社科院研究員、中國人民大學智能社會治理研究中心研究員王鵬看來,區塊鏈以及其他相關的數字化技術對版權保護起到了重要的助推作用,合規正式的版權在取得了有關部門的認證之后,可以在區塊鏈實現數據上鏈,無論是音頻視頻、文字創作還是圖片的版權創意都能在區塊鏈上得到認證。未來如果互聯網上發現了盜用情況,沒有明確標明出處,就可以通過技術手段匹配對比,及時發現違法行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