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找回密碼
     立即注冊

    掃一掃,登錄網站

    首頁 碳中和 查看內容
    • 34477
    • 0
    • 分享到

    唐偉珉:從不被理解的“空氣買賣”到加速發展的碳市場

    2023-4-19 13:37

    來源: 南方周末 作者: 閆靜

    2001年,你參加北京安定填埋氣收集利用項目時,遇到的挑戰有哪些?


    唐偉珉:CDM,是Clean Development Mechanism的縮寫 ,中文叫做清潔發展機制,是《京都議定書》中引入的三種靈活履約機制之一:發達國家需要采取切實的措施去減排,允許提供資金和技術的方式在發展中國家去開展特定的減排項目,所產生的減排量可以被發達國家拿去用來抵消其排放的義務。當時我在一家美資背景的投資公司,主持開發了最早的一批CDM項目。依據當時國際通行的政策預測,企業或機構通過避免碳排放的發生而獲得的相應的碳信用(carbon credit)可在國際市場上出售。當時《京都議定書》雖獲得通過但還未生效,規則并未完全清晰。我們選擇了計量相對簡單的“垃圾填埋氣收集利用”直接減排項目,使用收集裝置把垃圾填埋場產生的甲烷氣體收集起來進行利用,開發對應的CDM相關文件并通過第三方認證及聯合國備案、簽發獲得最終的減排量,最后在國際市場上進行交易。交易后產生的收益,投資公司和垃圾填埋廠業主進行一定比例的分享。當時遇到的主要挑戰一是規則不清晰:CDM項目的具體規則、各種減排項目的方法學、額外性論證工具都沒有,就是憑借對《京都議定書》中靈活交易機制的信任堅持了下來;二是企業對CDM項目缺乏理解:大部分企業從來沒有聽說過CDM項目,擔心我們是打著國際旗號的騙子, 但最終還是很多企業相信了我們。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
    標簽: 唐偉珉

    本文導航

    相關新聞
    發表評論

    請先 注冊/登錄 后參與評論

      回頂部
    • <option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option>
    • <table id="cacee"><noscript id="cacee"></noscript></table>
    • <td id="cacee"></td>
    • <option id="cacee"></option>
    • <table id="cacee"></table>
    •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 <table id="cacee"><source id="cacee"></source></table><td id="cacee"><rt id="cacee"></rt></td>
      <option id="cacee"><option id="cacee"></option></option>
      妖精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