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個時機,陳偉星發布“打車鏈”可以說是恰逢天時、地利與人和。
時下,
區塊鏈大熱,已是不爭的事實。可謂天時也。陳偉星之前曾經是快的的創始人,深諳網約車市場門道,此謂地利也。說到人和,陳偉星在區塊鏈領域里一路“懟”出的人氣可謂不小。而且此次發布“打車鏈”據悉有一線資本大佬和一線媒體的參與其中,可謂是人氣十足。
而且陳偉星也是信心滿滿,他說:“打車鏈”是一個由“勞動者”與“消費者”共享的平臺,而并非是由資本家控制。他稱這是諾貝爾級的偉大社會實驗,好戲即將上演。
至于他說到的,以區塊鏈的燃燒模型取代資產負債表的收入模型,使用V/L rate估值模型。目前,還沒有公開解釋。
很多人都期望中心化的打車平臺可能被去中心化的
區塊鏈技術顛覆。但這真的要實現起來還有很長的一段距離。就陳偉星的“打車鏈”而言,他至少要邁過三道坎兒。
首先,是陳偉星自己這道坎兒。眾所周知,陳偉星是多次創業者,從泛城科技到快的打車,但大多以失敗告終。“有想法和創意,但缺乏運營和管理能力”,一個投資人曾這樣評價陳偉星。
對于為何要賣掉快的股份,陳偉星對媒體上的說法是“自己不擅長打仗,執行上做的不好,精力上也顧不過來”。
可見,在陳偉星的身上有兩個明顯的特質:一方面是愛創新、愛動腦,執行能力強,另一方面則是不擅長管理,易沖動。前者有利于創業初期的階段,后者不利于守業期的發展。所以“打車鏈”如果真的想踏踏實實地做區塊鏈落地的應用,陳偉星先要邁過自己這道坎兒。
其次,要面對滴滴這個龐然大物。拋開技術層面的因素不說,單單解決流量的問題,就是一個大考。眾所周知,網約車創業初期是一個燒錢的行業。即便是“打車鏈”
ico后能融到一大筆錢,要燒多少錢在流量上,這是一個大問號!
最后,要面對國家監管這道坎兒。區塊鏈技術可以進一步改善司機與乘客的關系,解決一些行業的痛點。甚至在區塊鏈技術輔助下,平臺不再被司機和乘客所需要。
如果“打車鏈”定位僅僅停留在第一個層面上,那么它的出現意義何在?只能理解為“巧借明目圈錢”罷了。如果陳偉星想做一個徹底顛覆網約車行業的平臺,那么肯定要面對國家的監管。尤其是
token的應用,要是ICO的話,這更是國家不允許的。
“打車鏈”面臨著種種矛盾與困局,都需要陳偉星面對和解決。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