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6日,國務院副總理劉鶴主持召開國務院
金融委會議。會議第一次提出“建設中國特色資本市場”。同一天,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了《關于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意見》(下稱《意見》),這是中國資本市場歷史上第一次由中辦、國辦聯合印發的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專門文件,規格之高前所未見。如果說前一個會議是確定目標,后一份文件便是確定行動方案。證監會主席易會滿表示,《意見》明確了資本市場未來五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主要目標。
(一)明確時間表和目標任務。《意見》確立了5年目標,又分兩步來走:第一步是到2022年,資本市場違法犯罪法律責任制度體系建設取得重要進展,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的執法司法體制和協調配合機制初步建立,證券違法犯罪成本顯著提高,重大違法犯罪案件多發頻發態勢得到有效遏制,投資者權利救濟渠道更加通暢,資本市場秩序明顯改善;第二步是到2025年,資本市場法律體系更加科學完備,中國特色證券執法司法體制更加健全,證券執法司法透明度、規范性和公信力顯著提升,行政執法與刑事司法銜接高效順暢,崇法守信、規范透明、開放包容的良好資本市場生態全面形成。
(二)確立“零容忍”的總基調。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工作原則的第一條就是“堅持零容忍要求”。“零容忍”就是任何人不能以任何理由為違規違法行為背書,不論是虛假陳述,還是內幕交易、操縱市場等行為,都要予以嚴厲處罰:一方面,對違法行為要加大刑事懲戒力度,不能罰款了事;另一方面,違法行為如果到了刑事判決的尺度,不能隨便緩刑。對監管人員跟市場人員內外勾結的案件,要優先查處,全面加強對公權力運行的全流程監督制約,強化行業廉潔從業監管,營造風清氣正的資本市場生態。
(三)嚴密國內聯合監管和執法網絡。《意見》反復出現“協調、協同配合、跨部門協作、合作”之類的高頻詞,清晰編織一張跨度大、協同廣的監管網絡。公安部證券犯罪偵查局派駐證監會的力量要完善線索研判、情報導偵、協同辦案等協同機制。檢察機關內部要組建金融犯罪辦案團隊,同時往證監會派駐工作人員,與證監會、公安部協同配合。法院要建設有金融審判能力的審判隊伍,以匹配專業辦案需要。地方政府要參與到信息互動和執法合作里來,防范辦案當中可能遇到的地方保護阻力。
(四)建立跨境執法
聯盟打擊證券違法犯罪。完善數據安全、跨境數據流動、涉密信息管理等相關法律法規。抓緊修訂關于加強在境外發行證券與上市相關保密和檔案管理工作的規定,壓實境外上市公司信息安全主體責任。加強跨境信息提供機制與流程的規范管理。堅持依法和對等原則,進一步深化跨境審計監管合作。探索加強國際證券執法協作的有效路徑和方式,積極參與國際金融治理,推動建立打擊跨境證券違法犯罪行為的執法聯盟。
(五)補齊中概股監管漏洞。切實采取措施做好中概股風險及突發情況應對,推進相關監管制度體系建設。修改國務院關于股份有限公司境外募集股份及上市的特別規定,明確境內行業主管和監管部門職責,加強跨部門監管協同。借此堵塞中國公司海外上市VIE結構的監管漏洞,既為有效監管、規范中概股提供法律依據,也能有效反制外國法律損害中國企業和國家利益。
(六)堅持底線思維。將依法從嚴打擊證券違法活動與有效防范化解風險、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穩定相結合,加強重點領域風險排查,強化源頭風險防控,嚴防風險疊加共振、放大升級。要把防范系統性金融風險作為目標、底線,防止金融風險蔓延到各領域直至影響國計民生。要建立“守好一方疆土”的守土有責的系統性思維,做好這個環節的工作。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