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日消息,由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主辦,
深圳市軍民融合發展協會、深圳市大數據研究與應用協會、
香港區塊鏈學會協辦的“數字經濟與政府監管”國際學術研討會于在
北京永泰福朋喜來登酒店舉行。中國政法大學互聯網
金融法律研究院的院長、中國政法大學教授李愛君在“數字經濟與政府監管”國際學術研討會發表講話,下面是演講實錄:
各位專家、各位嘉賓上午好。剛才工信部的領導也解釋了一下數字經濟,數字經濟它是經濟結構里面的一個部分,數字經濟實際上它是用技術來改變現有的經濟環境和經濟活動。它由微觀經濟和宏觀經濟組成,政府監管實際上是體現宏觀經濟的一個部分,數字經濟如果從微觀經濟的層次去理解的話,它應該是通過技術改變單個企業、單個家庭、單個市場的經濟行為,然后通過調整經濟結構當中的資源,這個資源里面在數字經濟大的環境下,可能最重要的為我們現有的制度和監管提出的挑戰就是數據。
這個里面我主要從數據的這個角度去講一下數字經濟,政府監管給我們的經濟活動,給我們的經濟行為帶來哪些影響。實際上,數字經濟在利用數據來進行對經濟發展起到一定作用,就要提到一個效率的問題,成本的問題、交易成本的問題,如果談到交易成本,肯定要受到一個制度,制度是在交易成本降低與提高,對它的交易成本影響最重要的因素。這個里面最重要的因素應該是一個產權的問題,如果我們的數據已經是國家的戰略資源,已經是經濟生活當中不論是生產還是通訊等等,它已經是一個經濟的內生因素,它已經是一個生產的要素,那么是生產要素的話,它的產權影響到對經濟活動以及經濟增長的影響。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