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區塊鏈+供應鏈金融
供應鏈金融:十萬億市場
供應鏈金融一般是指利用供應鏈上核心企業的信用支持為上下游中小企業提供相關的金融信貸服務。與傳統對公信貸側重大中型企業不同,供應鏈金融能夠在掌握整條供應鏈上的商流、信息流、物流和資金流的全局圖景后為中小企業提供更快捷方便的資金融通支持。根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測算,到2020年我國供應鏈金融的市場規模將達15萬億左右。
傳統供應鏈金融:中小企業融資難、成本高
傳統供應鏈金融模式下,信息不夠透明導致中小企業融資難,成本高。
首先,當前模式下,銀行主要依賴供應鏈核心企業的控貨和銷售能力,而由于其他環節的信息不夠透明,銀行出于風控考慮往往僅愿意對上游供應商(一級供應商)提供應收賬款保理業務,或對其下游經銷商(一級經銷商)提供預付款或存貨融資。這導致了二三級等供應商和經銷商的巨大融資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不僅使得供應鏈金融的整體市場受限,更可能使得供應鏈上的中小企業因為融資受限影響生產進度和產品質量,從而傷害整個供應鏈。
根據制造業巨頭富士康的測算,其一級供應商的融資成本可能是5%,二級供應商的融資成本為10%,三級供應商成本則達25%甚至更高,而且鏈條越往兩端,融資金額也會越小。
其次,現階段商業匯票、銀行匯票作為供應鏈金融的主要融資工具,使用場景受限且轉讓難度較大。在實際操作中,銀行對于簽署類似應收賬款債權“轉讓通知”的法律效應往往非常謹慎,甚至要求核心企業的法人代表去銀行當面簽署,造成操作難度極大。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