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區塊鏈+全球貿易物流
面臨痛點:涉及主體多、消耗時間長、信息不流暢、交易成本高
全球貿易由包括出口商、進口商、受貨商、承攬商、運輸商、監管機關等多主體構成。其中,全球貿易90%經過海域運輸,應用消費品80%通過海域運輸。
以馬士基一項運輸案例為例,2014年,馬士基從非洲肯亞運輸牛油果和玫瑰至歐洲荷蘭,耗時1個月的跨國運輸涉及超過30個主體200多次溝通交互。每個主體每次交互都有各自文件流程,整體流程結束簽署文件厚度高達25厘米。
主體之間信息離散程度高且各自存在各個自有環節中,大量的紙質作業使供應鏈缺乏透明度、協同效率低下。交易環節中大量協作與低透明度造成各主體難以及時了解貨物運輸實時狀態,容易出現資源利用率降低、運輸時間延長、貨物潛在損壞度提高、成本提高的風險。
區塊鏈使貿易更簡單、更快、更透明、更安全
區塊鏈去中心化、可追溯、信息對稱、安全可視等特點天然的適用于全球貿易的物流環節,以IBM區塊鏈開放物流平臺為例。
對于信息流通透明方面,IBM平臺對各個參與主體開放,關于物流相關的任何詳細信息,通過雙方以及多方數字簽名和憑證(token)進行全網驗證。五大管理系統包括物流、港口、海關、供應鏈、運輸交通同時協作管理,保證所有信息電子化實時共享。實時共享的信息保證物流全流程每個環節的效率和效益,有效降低人力物力支出。
對進口商、出口商、制造商來說,端到端的信息透明可以實時監管物流全流程,增加各個環節溝通效率;對港口和集裝箱集中地管理來說,提高空箱利用率和資源錯配率;對海關等檢查機關來說,信息正確提高批審效率;對運輸管理商來說,優化貨物運輸路線和日程安排。
IBM與馬士基合作從鹿特丹港到新澤西紐瓦克港的運輸,期間也經過美國海關和其他機構的檢查和許可,任務總共花費兩個星期。事實上,航運公司在港口靠泊時間節省一個小時,便可節省約8萬美元成本。此次合作,馬士基時間上節省超40%,成本降低超20%。IBM區塊鏈技術提高各個環節數字化管理效率,大幅度降低紙質文件、集裝箱錯配或空置、中間環節欺詐等問題,提高資源利用率的同時優化管理結構。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