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場景:在慢病的診后管理中,存在缺乏高效的信息采集手段及隨訪信息難以保存和分析的現象。為了提高醫療機構診后管理能力,運用
人工智能技術,建設智能診后隨訪系統,通過智能語音進行診后隨訪管理,采集患者問答關鍵信息,分析評估高風險因素,形成隨訪結果并自動保存至系統,方便醫生隨時調閱。有條件的醫院可結合可穿戴設備等為患者制定個性化康復計劃、提供針對性健康咨詢和健康資訊推送,依托“隨申辦”移動端為患者提供相關診后呵護服務。(市衛生健康委、市經濟信息化委、申康醫院發展中心、市大數據中心)
預期成效:有助于醫療機構提高隨訪覆蓋面和效率,滿足醫療機構對慢病管理、專病管理、滿意度調查、科研數據收集等各類使用需求;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診后關懷,提高診療效果和患者就醫體驗感。相關標準規范制定與慢病健康管理工作進行銜接,相關數據信息(空腹血糖等)與慢病系統共享,以更好推動慢性病全程健康服務管理工作。
相關指標:考核各級醫療機構隨訪應用科室數,其中,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在2個以上,無門診或住院業務的二級、三級醫療機構在3個以上,有門診或住院業務的二三級醫療機構在5個以上;實現隨訪結果可視化、結構化。
試點單位:
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中山醫院、復旦大學附屬兒科醫院、靜安區衛生健康委、長寧區衛生健康委。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