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虛擬貨幣漸成圍剿之勢,但監測和干預此類繞道傳統
金融體系的新型支付工具仍存較大挑戰。
“十一”前夕,中國人民銀行聯合多部門下發《關于進一步防范和處置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通知》,嚴厲打擊虛擬貨幣交易炒作。被市場認為國內對虛擬貨幣產業鏈雷霆整肅的又一里程碑。
監管對虛擬貨幣的整頓由來已久,自2017年以來,相關表態和措施持續出臺。在近期的第十屆支付清算
論壇上,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司長溫信祥在演講時首次明確提出虛擬貨幣對支付體系帶來的主要三項挑戰——脫離支付體系封閉運行、分流銀行和支付機構的支付業務、被用于非法行動。
上述“三宗罪”可以一窺監管大力整頓虛擬貨幣炒作與交易的部分動因。虛擬貨幣是如何繞道傳統金融體系侵蝕跨境支付業務的? 其如何通過隱秘的資金路徑參與非法行動?需要看到,目前監管主要著眼于“虛擬貨幣”與傳統金融體系的連接環節,采用“斷支付”等措施,但如何進行監測、干預、阻止、懲治,還需要法律依據和技術手段的創新應用。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