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
區塊鏈技術本身具有防篡改的優勢和特點,但這種技術保障并非絕對的,
區塊鏈技術的底層架構、共識機制、節點數量和分布,以及存證主體的合法性、存證所依賴的軟硬件系統、乃至存證技術規范等因素,均可能影響到上鏈后數據的真實性。
基于《規則》第十六條的推定規則,數據上鏈存儲后的真實性是可推翻的,如果對方當事人提出異議,并提供證據證明或者說明理由的,人民法院應當審查數據上鏈后的真實性。審查內容包括存證平臺的主體的合法性和妥當性、存證硬件系統的安全清潔性和可靠可用性、存證技術和過程的規范性和有效性等方面。
考慮到上述審查內容技術性較強,審判組織主要通過分配證明責任,經當事人舉證質證、陳述辯論、聽取專家輔助人意見、進行專業鑒定等環節和方式,綜合各方意見作出判斷。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