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設計規劃,數字人民幣可通過手機、IC卡等軟硬錢包載體,通過在線、單離線、雙離線等方式,完成交易。其使用優勢在于:
價值有保障:屬于法定貨幣,投放和推廣屬于國家行為,具有法償性,突破商業限制,打破支付壁壘;不依賴于商業公司的企業信用,價值更為穩定。
應用范圍廣:不依賴網絡條件,覆蓋在線、離線,境內、境外,個人、商戶全部場景,滿足客戶多種需求,對現金和電子支付具有代替性;
數字貨幣支持當下流行的二維碼、NFC等支付形式,可與手機、可穿戴設備、SIM卡、IC卡等載體設備結合應用;開立錢包便捷,可在線上直接開立;交易過程便捷,將破除二維碼路徑依賴,通過手機NFC功能“碰一碰”即可完成交易,在地鐵、公交等固定金額、高頻支付場景中可廣泛應用。
交易成本低:數字貨幣能夠實現即時清算、“錢貨兩清”,無在途資金占用,降低商戶的使用成本和機構墊資風險;數幣貨幣等同現金,堅持不收費,所有交易環節成本為零;無固定面值,無需找零,商戶無需提前準備大量零鈔,存取不依賴于固定機器和網點,無需點鈔、備鈔,使用體驗更優。
隱私性較強:相比電子支付必須綁定銀行賬戶才能使用,數字貨幣錢包可簡單實現開立與交易,也有各種形態的錢包供客戶選擇,這對于沒有銀行賬戶的特殊人群和外國游客尤為便捷。交易中,沒有客戶信息,只有錢的信息。數字貨幣堅持可控匿名,任何商業機構不掌握全鏈條的客戶信息和交易信息,在使用體驗上與人民幣現鈔相似,可以防止信息泄露及濫用。
自2020年以來,數字人民幣加速落地,在
深圳、
蘇州、
北京、
成都等地相繼開展多輪試點,形成“十地一場景”的試點應用格局。部分省、市也在“十四五”規劃中明確了推動數字貨幣落地的相關內容,其中,北京提出加快數字貨幣試驗區建設,穩妥推進數字貨幣研發應用;
上海提出開展數字人民幣應用試點;
廣東提出支持深圳、廣州爭取建設法定數字貨幣實驗區,參與制定
金融科技國家標準;海南提出推動法定數字貨幣應用試點,培育打造“
區塊鏈+金融”產業集群;蘇州提出推進央行數字貨幣試點工作,前瞻布局數字金融產業鏈,建設數字貨幣產業集聚區和區塊鏈發展先行示范區,推動長三角數字貨幣研究院、數字金融研究中心等國家級平臺建設運營。
從試點情況來看,數字人民幣參與試點城市數量持續增多,試點場景多樣化、融合化趨勢明顯,多主體參與、多要素協同的數字人民幣應用生態建設進程不斷加快。北京、上海、廣東等地在2021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更進一步提出打造數字貨幣創新試驗區、深入推進數字人民幣試點應用。可以預計,數字人民幣將迎來加速普及、應用深化、快速創新的成長突破期。
版權申明:本內容來自于互聯網,屬第三方匯集推薦平臺。本文的版權歸原作者所有,文章言論不代表鏈門戶的觀點,鏈門戶不承擔任何法律責任。如有侵權請聯系QQ:3341927519進行反饋。